香港回歸27周年,亮出“金”字招牌,與大灣區珠聯璧合

前言

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7周年的大日子,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重磅文章《香港回歸以來「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 「一國兩制」巨大優越性不斷彰顯》。李家超指出,香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打拚,在長期奮鬥中形成了許多引以為傲的「金字招牌」


圖片

香港是全球頂尖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圖片

全球100大銀行中有72間在香港營運(至2024年5月底)。

亞洲領先的債券樞紐,在安排亞洲國際債券發行方面,過去連續十六年(2008年至2023年)位居亞洲第一。

上市集資額亞洲第四大、全球第六大(2023年)。

亞洲最大、全球第二大的跨境財富管理中心(2022年)。

保險密度亞洲最高、世界排名第二(2022年)。

    保險滲透率亞洲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2022年)。


圖片

香港是亞太區主要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圖片

擁有優良的普通法傳統,香港的中英雙語法例清晰明確,可在網上免費閱。

以香港普通法為基礎的商業經貿法律與國際商事規則連接,深受國際商界及投資者信任。

香港的司法機構在國際上享有崇高聲譽。

基本法在制度上明確保障香港法院的獨立審判權和終審權。

香港的司法程序公開透明,司法判決皆會公開刊載,供大眾查閱。

香港法院的判例亦經常被其他司法管轄區所引用,足以體現國際法律界對香港司法和法律制度的尊重和信任。

根據世界正義工程《2023年法治指數》,香港的法治在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中位列23,領先一些經常刻意攻擊和抹黑香港的國家。

香港政府廉潔高效,運作透明,在透明國際「2023年清廉指數」中的廉潔程度排名全球第14,在世界正義工程《2023年法治指數》中控制貪汙的領域全球排名第9,比不少主要經濟體如美國、法國和日本都要高。


圖片

香港是自由港,也是單關稅區



圖片

香港的清關效率高,大部分貨物進出口均免關稅。

位處亞洲中心和中國南大門的優越地理位置,配合一應俱全的專業商業服務,是國際貿易中心,全球第十大商品貿易經濟體系。

知識產權保障根基紮實,知識產權的評分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4年世界競爭力年報》全球排名第8,比不少先進經濟體的排名要高。


圖片

香港是國際航空樞紐和國際航運中心



圖片

香港國際機場多年來超過80次贏得全球最佳機場的美譽。

四小時飛行圈基本上可抵達亞洲各主要城市,五小時航程範圍覆蓋世界上一半人口居住的地方。

三跑道系統全面運作後,香港國際機場於2035年起將能夠處理每年1.2億人次旅客和1000萬公噸貨物。

在《2023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中排名全球第四,反映本港的綜合航運實力,具備理想的港口條件、優質的航運服務業群以及優良的營商環境。

香港有逾1100間港口及航運相關公司,提供全面優質的海運服務。

2020年,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將香港列為四個指定仲裁地之一,反映香港在海事爭議解決方面的國際地位。

同時,香港船舶註冊亦廣受國際認可,按總噸位計位列全球第四。貨船留港時間比世界平均時間快接近一半等。

香港的國際航運中心地位體現在它的綜合價值,包括匯聚了海事和航運主導者和經營者,提供的高增值服務和其展現的高效率等。


圖片

香港具雄厚的科研實力



圖片

香港擁有五所全球百強大學,其中一所更位列全球二十強,是全球高水平大學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

多年來,香港孕育出不少備受國內外尊崇的頂尖學者和權威專家,並屢獲國際重要獎項及殊榮。

根據《2024年全球初創生態系統報告》,香港在新興初創生態系統排名亞洲第一,全球第三。

香港在國際管理發展學院2023年世界數碼競爭力排名》中排名亞太區第四、全球第十。


圖片

香港是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圖片

香港擁有中西文化薈萃的獨特優勢以及廣泛的國際脈絡,充分發揮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角色。

2023年香港的藝術品、珍藏品及古董的貿易總額達約1,055億港元,是全球三大藝術品市場之一。

在2024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香港演藝學院於表演藝術類別連續六年榮膺亞洲第一。

2023年,香港更有四間博物館躋身國際藝文刊物公布全球百大最受歡迎博物館之列,包括M+、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香港藝術館和香港文化博物館。


特區政府透過持續舉辦及資助大型文化藝術活動為旅客及市民帶來多姿多彩的體驗,近年亦積極改善和增建不同類型的文化設施,推動藝術與科技的融合與發展,同時亦以跨領域的導向宣揚推廣中華文化,提升市民的文化自信和國家身份認同。


圖片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圖片

李家超表示:香港回歸祖國27年來事實充分證明,「一國兩制」不僅是解決歷史遺留下來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制度優越性。


傳統優勢並不會一直維持不變,而“金字招牌”也不是一成不變。展望將來,科技創新和人才專才是驅動經濟及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動力。香港憑借自身的優勢以及作為人才匯聚的集結地,正全力發展順應全球趨勢的新領域,包括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制造與新能源科技、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綠色科技、數字經濟、微電子研發等,因地制宜發展具香港優勢的“新質生產力”。


香港正積極完善這些領域的發展生態,招才引才留才,為相關企業提供支援,將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發展有機結合,同時用好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機遇,讓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錯位發展、珠聯璧合,共同構建更完備和具全球競爭力的創科產業鏈,實現香港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亦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