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淨值人士在新加坡設立家辦更難了?

近年來,新加坡通過積極布局家辦的法律制度和政策保障,吸引高凈值人士來此設立家辦,“獅城”成為了超級富豪雲集之地。

2023年,新加坡在破獲該國史上最大洗錢案後,深入調查一些單一家辦在這起重大洗錢案中所扮演的角色。今日據外媒報道,新加坡自3月以來一直在加快收緊各種投資制度,新加坡要求家族辦公室(以下簡稱為“家辦”)和對沖基金提供更多信息,進一步加強對家辦領域的審查和監管。

新加坡進一步加強對家辦的審查

2023年8月,新加坡宣布破獲該國史上最大洗錢案,據悉涉案金額達28億新元(約150億人民幣)的資產。 

據當地媒體報道稱,涉案10人原籍中國福建,3人是中國公民,其余雖持中國護照,但已經入籍他國。其中一名嫌疑人在2022年5月,一次性在新加坡的高檔住宅區康寧河灣(CanningHill Piers)購買了20套豪華住宅。這一交易的總價值達到了8500萬新加坡元,合人民幣約4.54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在該起洗錢案中,至少有一名被告可能與獲得稅收激勵的單一家辦有關。其中,洗錢案的被告之一張瑞金曾擔任Golden Eagle家辦的董事。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將加強對家辦領域的洗錢風險的監控和防範,並加強尋求某些稅收豁免的要求,包括對沒有申請稅務津貼的單一家辦進行嚴格的反洗錢管制。

圖片

今日,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新加坡自3月以來一直在加快收緊各種投資制度,新加坡要求家族辦公室和對沖基金提供更多信息,並進一步關閉不活躍的商業實體。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證實,將在8月1日前廢除資產不超過2.5億美元的對沖基金的許可制度,並以更嚴格的報告機制取而代之。

據報道,獲得免稅的家族辦公室在5月份收到了新加坡監管部門新的表格,要求提供更詳細的信息,表格需要在6月底前提交。

其中,家辦最新表格中需要提交以下關鍵信息:

  • 免稅家族辦公室必須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提交的年度表格,公司現在必須確認其實際所有人、董事、代表和股東從未犯下、被定罪甚至被指控洗錢或恐怖主義融資罪。

  • 家辦必須確認所管理的資產遵守國內資本控制法規,並且基金管理公司沒有面臨世界任何當局的監管行動。

  • 家族辦公室必須在新加坡的一家私人銀行開設一個賬戶,並提供其最終受益人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公民身份和出生國。

“我們對犯罪分子或其家人利用新加坡作為避風港,或濫用新加坡銀行設施持零容忍態度。我們向這些罪犯傳達的信息很簡單:如果我們抓到你,就會逮捕你。一旦發現你們的不義之財,我們將沒收,並在法律的最大權限內處置你們。”新加坡商業事務局局長周祥泰公開表示。

亞洲家辦中心

作為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新加坡一直致力於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近年來,新加坡逐漸鞏固了其作為全球超高凈值人士「財富避風港」的地位。新加坡的家辦逐步興起,並成為其私人財富格局中日益突出的特征。

在吸引家辦方面,新加坡可謂搶占先機。在泛亞洲範圍內,新加坡是第一個將家辦的相應條規和稅務政策寫到法律裏中的國家。

在全球疫情前後,新加坡敏銳把握住了時間窗口,於2019年2月出臺了針對基金的稅收激勵措施,並在2022年4月宣布了由家辦直接管理的資金符合第13O條和第13U條稅收豁免計劃的更新條款。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Lawrence Wong) 於3月6日書面答復國會議員提問時表示,截至2023年12月31日,約有1,400家單一家族辦公室 (SFO) 獲得了稅收優惠。這比2022年底同比增長了27%,當時有1,100家SFO獲得了激勵措施。 

近年來,獅城在家辦領域實現了強勁增長,富豪紛紛宣布在新加坡設立家辦,其中包括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的家辦Bayshore Global Management、戴森創始人詹姆斯·戴森家辦Weybourne Group,此外,海底撈聯合創始人舒萍在新加坡設立了“日出資本”、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也在新加坡開設了辦事處等。

圖片

從政治到公共安全,從稅收到商業等,新加坡被來自全球超級富豪所青睞的原因在於:

1.新加坡政治穩定,法律體系健全,具備可靠的仲裁系統,對財產權和商業活動有很好的保護,為超富家族長期保留和運營資產創造了安全和可預測的環境;

2.新加坡是亞洲國際金融中心,金融基礎設施完善,與全球主要市場高效連接,對管理全球資產布局和業務很便利;

3.新加坡生活環境舒適安全,醫療資源豪華,擁有優秀的教育資源,年輕家族成員會選擇在新加坡學習生活;

4.新加坡政府致力於吸引和保留超高凈值個人,提供定制化的服務和稅收優惠等政策,對超富家族具有很好的吸引力;

5.英語被廣泛使用和理解。

種種利好因素使新加坡成為超富家族選擇第二家園和管理資產的理想落腳點。數據顯示,新加坡預計2023年有3200名高凈值人士凈入境移民,高於2022年的2800人。

新加坡單一家辦的架構

在設立家辦方面,私人有限公司和信托是新加坡最有效和最受青睞的兩個實體。

在新加坡,SFO的選擇結構之一是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可以是私人有限公司,也可以是信托公司),該公司擁有並監督兩個實體:1. 持有家族資產的投資基金;2. 作為基金管理人的家族辦公室(也可以是私人有限公司)。

上述結構中的投資基金可以是可變資本公司(“VCC”)的形式。VCC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新加坡會計和企業監管局於2020年推出的一種創新的公司結構,專為投資基金和計劃而設計。

圖片

因此,VCC要麽作為一個擁有單一投資組合的獨立基金,要麽作為一個管理多個子基金的傘式實體,從而實現投資組合與負債的分離。其中,將多個基金整合到一個 VCC 中可能會提高成本效益。

值得註意的是,當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不斷提高家辦的準入門檻以及漫長的審批等待時間,讓一些超富家族望而卻步:

其中,新加坡家辦申請隊伍或延長至18個月。此外,2023年4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規定,在所得稅法令的13O計劃下申請設立家辦,資產管理規模要至少1000萬元,兩年內承諾增加到2000萬元。此前,並未設置最低資產管理規模的門檻;到了2023年7月5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再度調高門檻,把提出申請時的資產管理規模,從至少1000萬元提高到至少2000萬元。

但無論如何,新加坡都不會放棄家族辦公室。今年2月,新加坡政府宣布將把針對家族辦公室的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再延長五年,直至2029年底,此舉“標誌著新加坡致力於繼續吸引和支持基金管理活動和私人財富管理”。

新港之爭

香港和新加坡同有「亞洲四小龍」之稱,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因地理位置、區域面積、歷史、城市經濟體、規模等相似,兩者被稱為「鏡像之城」。

今年3月,香港投資推廣署宣布,根據其委托德勤進行的《香港家辦市場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香港有超過2700家單一家辦,趕超新加坡(1400家)。

香港在家辦領域的崛起凸顯了其對全球超高凈值家族的吸引力。長期以來,香港享有世界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的美譽。隨著科技的興起和新興市場持續釋放潛力,基於香港高度開放和國際化的市場、成熟的資本市場、與國際接軌的監管制度、豐富的人才儲備、健全的基礎設施、資訊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以及背靠大陸,香港成為超高凈值人士設立家辦的熱門之地。

圖片

在香港的強勢追趕下,新加坡作為競爭者仍具備自身的優勢。家辦從業者Vivian表示,目前尋求在新加坡設立家辦的超富家族,主要有三類:

一、新加坡與東南亞聯系密切。一些超富家族希望將新加坡作為開拓東南亞市場的銷售中心,從而進一步走向國際,因此將家辦設立在新加坡。

二、考慮到子女教育規劃,一些超富家族為了獲取新加坡身份,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家辦;

三、一些超富家族考慮到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以及分散資產的需求,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家辦。

對於新加坡的新財富流入來源,除了印度、中國外,還包括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和越南的等國家。此外,美國的超富家族也發現新加坡具有吸引力。

綜合而言,盡管面臨一定挑戰,新加坡的財富管理行業可能會“迅速膨脹”。根據BCG的數據,到2027年,新加坡的金融財富預計將以9%的速度增長,使該國與中國香港和瑞士一起成為全球三大財富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