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從銀行存款到保險預定收益,內地降息消息鋪天蓋地。其中,保險預定收益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在降低保險公司負債端成本,緩解行業所面臨的利差損風險。銀行及國債近年來的表現來分析,就可以發現,內地保險利率下行都是有跡可循的。從去年開始,銀行存款利息就接連降息,甚至進入了1%的低利率時代。而據數據顯示,2022年至今,3年期及5年期的國債利率也是一降再降!前段時間10年期國債甚至跌破2.3%,創歷史新低!總的來說,目前整個社會投資的無風險回報水平,已經到了歷史最低點。所以,市面上其他相同安全級別的定存、儲蓄險收益也必然會持續下降。內地保險產品的設計是即使利率降低,原購買的產品利率不可以降低。這就導致保司在利率下行的市場環境下,保司投資收益率低,利差損風險越來越大!而這也是為什麽監管部門現在提出要實施“報行合一”的原因!當然,這也意味著內地利率未來也將進一步下行。
無獨有偶,市場還有很多聲音在預期美聯儲將持續降息。荷蘭國際集團(ING Economics)去年發布的一份報告中稱:美國經濟顯現出明顯減速跡象,這意味著美聯儲將在2024年至少降息6次。目前,期貨市場暗示,美聯儲2024年將降息125個基點。ING Economics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看來,通脹放緩、就業市場降溫以及消費者支出前景惡化,意味著美聯儲將需要比市場預期更大幅度地降息。他預計,美聯儲將於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降息,2024年共降息六次,每次25個基點,共計150個基點。而2025年將至少有四次幅度為25個基點的降息。值得註意的是,盡管Knightley對降息幅度的預期高於市場普遍預期,但他遠不是華爾街最激進的分析師。作為華爾街最大膽的投行,瑞銀預計,隨著美聯儲轉向“全面寬松”模式,到2024年年底可能會降息至少275個基點。而在這個全面降息的時代,得益於美元及海外市場資產表現積極,香港有些保險公司仍在上調預期收益。
那麽,站在這個時間節點的我們最應該做的是什麽呢?
如何有效地鎖定美元高收益?預繳香港保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目前,香港保險保證預繳利率普遍在4.3%—6%左右,選擇五年繳的分紅險,至少可以鎖定4-5年的高利率,即便美聯儲降息,預繳保證的利率也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這種方式是投保時一次性扣除預繳收益,直接沖抵保費,相當於提前預支利息。這種方式是所有保費正常繳納,第四年末再返還利息,這部分可以提取。考慮時間價值,第一種方式對投保人來說比較友好。提前給收益就意味著優惠實際上比列明的預繳優惠利率更多一些。提前鎖定一個5%、6%的確定利率在這個處處“暴雷”、“跑路”的年代是“真香”呀。當然,大部分人選擇赴港投保香港保險,除了鎖定高利率外,還有以下原因:
在同等風險級別的理財產品裏,香港儲蓄險的收益性和安全性算得上是佼佼者。資產收益是否必須隨之社會利率調整而下降,我們可以做出自己的正確判斷,而不是等到一切都來不及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