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需求多元化,家族信託業務狂飆!

隨著年報披露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機構2023年家族信托業績數據被披露出來。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年報數據發現,2023年家族信托規模增速依然迅猛。截至2023年年末,山東國信家族信托業務管理信托資產規模同比增長47%,累計設立家族信托、家庭服務信托、保險金信托等各類業務超3100單,存續規模接近人民幣400億元;國投泰康信托家族信托規模突破350億元;浙金信托家族信托規模增至305億元;交銀信托家族財富業務規模達149.48億元,較上年年末增長70.02%。
中國信托業協會近期發布的《2023年信托業專題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專題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末,我國家族信托的存續規模約為5500億元,較2021年年末增長約34%。《專題報告》認為,行業深化轉型,中國家族信托高質量發展正逢時;同時,客戶需求多元化,中國家族信托市場潛力巨大。



家族信托業務成必爭之地


就家族信托業務快速增長的宏觀背景來看,國投泰康信托家族信托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十年家族信托業務對市場及客戶的培育及普及,同時伴隨信托三分類的正式實施,更多的客戶、家庭及合作機構也越來越認識到信托獨有的制度及功能優勢,同時對於財產的保護和傳承需求也由之前的高凈值客戶群體向更廣大的中產家庭延續,也為此業務帶來了更大的客群增量。
山東國信家族信托事業部負責人周群也向記者表示,從市場環境來看,人民群眾對於財富規劃和管理的需求是長期存在的,信托工具具有風險隔離和有序傳承的獨特功能,這些促使了家族信托業務的持續高速增長。從政策環境來看,2023年分類新規出臺,給予家庭服務信托名分,使信托更具政治性和人民性,得以走進千家萬戶。以此為契機,掀起了信托主賬戶普及化的浪潮,更進一步促進了家族信托為代表的財富管理服務信托的大發展。
實際上,近幾年,家族信托業務的發展已明顯提速。“我國家族信托業務存續規模從0到1000億元用了7年,從1000億元到3500億元僅用了3年。”《專題報告》提到。
而從信托公司自身來看,家族信托已成為各家信托公司必爭之地。
畢馬威中國發布的《2023年信托業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68家信托公司中已經有約60家開展了家族信托業務,占比接近90%。
《專題報告》提到,從中國信托業協會《2022—2023行業發展報告》對53家信托公司的調研反饋情況來看,截至2022年年末,全行業中共有35家信托公司專門設立家族信托部門開展家族信托業務,占比66%;人員規模上,家族服務信托部門人數達427人,同比增長17.96%。
另據記者了解,擴充業務團隊、拓展合作渠道、完善系統及考核激勵機制、保證家族資產投資收益水平等均成為信托公司發力家族信托方式。
據周群介紹,經過十年的積澱,山東國信已擁有一支實操經驗非常豐富的人才隊伍、適應長線管理的運營體系、前中後臺一體化管理的事業部制組織架構以及適應業務特點且具公司特色的家族信托專用IT系統。
上述國投泰康信托家族信托部負責人則向記者表示,該公司自2020年起著重布局家族信托業務,並將該業務確定為業務轉型的重點方向。在家族信托業務上,國投泰康信托一方面著重建立業務合作生態圈,與各類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建立合作關系,覆蓋合作機構數量行業領先;另一方面,還註重業務以點帶面、建立整體服務體系,構建起以系統數字化為基礎、以資產配置及服務家庭養護傳承為目的的家庭金融服務體系。
西部信托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2023年西部信托一是進一步重視家族信托各類創新業務,針對創新業務實施了差異化考核政策,有效調動了前臺部門的積極性;二是積極進行渠道建設,在原有直銷渠道基礎上,加強與銀行、證券、保險等機構的合作,獲客能力不斷提升;三是不斷擴充家族信托的產品類型,提升客戶服務能力。截至2023年年末,西部信托家族信托規模較2022年年末同比增長逾420%。
此外,記者註意到,有信托公司為搶占家族信托市場,承諾家族信托資金若投資公司自有信托產品,收益率按分檔收益率的最高檔計算收益;亦有信托公司公開披露稱“2023年主動管理家族信托全年平均投資回報超過6%/年”。



財富管理以信托主賬戶為核心


在業務規模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家族信托也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及新的變化趨勢。
在家族信托資產配置上,上述國投泰康信托家族信托部負責人表示,受整體市場宏觀經濟趨勢及利率持續下行的影響、資本市場的波動持續,全市場“資產荒”趨勢仍在持續,各類資金均不易在此市場中找到合適的配置資產。在這種市場環境下,更應不斷加強對於家族信托客戶的投資者教育及理念宣導,家族信托設立的首要目的是通過信托的功能實現財產的隔離、保護和有序傳承,通過投資獲得收益不應被放在第一位來考慮,家族信托內資金的投資也應該秉承的是較低波動、分散及長久持續的投資理念,方可實現按照委托人意願實現家庭財富的有序代際傳承。同時,家族信托的期限普遍達數十年,可能跨越數個經濟周期,更不應把目光局限於某幾年的低迷及波動,在符合委托人自身風險承受力的前提下做到穩健且分散的組合投資配置,放長時間周期,如此必然能夠很好地實現家族信托的設立目的。
周群也向記者提到,根據近幾年的業務實踐,在家族信托後端的資產配置上,作為金融機構還需要做更深入的思考。“對於財富傳承客戶,對於財富傳承屬性的資金,究竟該做怎樣的資產配置,究竟該設計什麽類型的產品匹配這樣的資金?我們過去思考得不夠。拉長時間的維度,每年的收益率是不是還要追求這麽高;考慮傳承的訴求,考慮這些錢要安安全全地傳承給兒輩甚至孫輩,還需要配置收益較高但風險等級也較高的產品嗎?這些都需要我們好好思考。”周群直言。
另外,從家族信托目前業務生態來看,上述國投泰康信托家族信托部負責人指出,目前行業中開展家族信托業務的公司數量迅速增加,市場競爭態勢不斷加劇,在激烈的競爭中,信托報酬率持續走低,業務生態持續惡化。短時間看價格戰可能會帶來業務規模的快速增加,但從長遠發展的眼光看,作為服務家庭財產傳承數十年的受托管理機構,低費率甚至零費率必定無法讓服務持續,基於客戶信任受托管理客戶家庭財產的傳承,理應獲得相應的管理費收入方可保證各項服務的持續投入及高質量延續。因此市場各參與主體應建立良性競爭的業務生態,避免通過價格戰這樣的惡性競爭導致未來的客戶糾紛及行業形象的不利影響。
畢馬威中國在《2023年信托業報告》也提到,從整體導向上,規模是各家信托公司現階段的最大訴求,甚至是唯一訴求。“跑馬圈地”策略和配套的考核導向固然有助於各家信托公司搶占快速擴容的市場並在排名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以犧牲盈利為代價,不利於業務模式的升級和能力的打造,容易陷入低水平競爭,從長遠看可持續性不甚明朗。
不過,在巨大市場潛力及政策利好之下,以家族信托、家庭服務信托為代表的財富管理服務信托,也呈現出一些新的發展趨勢和前景空間。
周群向記者表示,2023年,信托走進千家萬戶、服務更廣大人民群眾的趨勢非常明顯。以家庭服務信托為代表,信托主賬戶的普及化浪潮已經到來,信托這種工具的獨有功能和價值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通過信托工具,隔離家庭風險,確保家庭資產的安全,在此前提下,再實現家庭財富的長期管理和保值增值,並進行長期的支付和分配安排,達到有序傳承的目的,從而使每個家庭更和諧、更穩定、更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這就是信托的功能性和獨特價值,也是區別於其他金融工具的顯著特征。因為信托可以提供其他金融工具提供不了的價值,所以信托行業和其他金融行業一定是合作共贏的生態,即客戶資金首先進入信托主賬戶實現風險隔離、有序傳承和靈活分配等功能,然後在主賬戶下,與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共同為客戶提供資產配置、個性化投資等保值增值服務。這就是信托主賬戶為財富管理核心,所有金融機構在主賬戶下參與財富管理的1+N模式。”周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