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費差異大揭秘:香港保險為何比內地保險更實惠?

近年來,香港保險在內地消費者中逐漸受到青睞。這主要是因為與內地保險相比,香港保險在費率、預期收益率以及產品形態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

根據香港保險業監管局官網最新公布的2023年全年保單數據,內地訪客赴港投保的保費金額達到了589.71億港元,同比大幅上升了2,756.72%,相當於同比飆升了28倍。這一數字僅次於2016年727億港元的歷史高點,並且遠超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434億港元)。
圖片圖片
直觀內地客戶保費占比看,終身壽險(包括大家買的最多的多元儲蓄分紅產品)達到81.07%的占比;儲蓄險(一般理解為短期儲蓄)達到9.87%;年金險2.85%;重疾險達到3.10%。
圖片
重疾險和終身壽險仍為最受青睞的保險產品。
那麽,香港保險是否真的比內地保險更實惠?


01


你可以簡單地從保費結構理解:>>
圖片
P保費= A(風險保費) + B(附加費用) + C(儲蓄保費, 即保單的現金價值)
這個公式是壽險精算的基礎,任何人壽保險產品都能用此公式分解清楚。
分紅型的人壽保費, P=A+B+C, 保險公司收取保費後, 按三差分紅將部份結余返還給客戶, 所謂三差就是死差、費差、利差, 正是針對A、B、C三項。
內地保險產品設計中A和B比香港明顯偏高,  這其中的原因很多:
A  (風險保費)是按預期生命表精算出來的, 內地人口預期生命比香港短, 市場發展時間短也導致經驗數據不足, 從而使A(風險保費)部份比香港高;
B  (附加費用)主要是投保率低、營銷成本過高、道德風險等原因使此部份比香港為高;
C  (政策限制)部分主要原因是內地保險資金投資渠道有限, 保監會更加限定利率上限為3%。
所以A、B、C的差別導致了內地保險產品的保費比香港為高, 而三差則導致回報比香港低。

02


也可以復雜地從定價差異理解:>>

5個定價原理:保險產品價格的確定,主要受利潤率、發生率、退保率、預定利率和費用率的影響。

1、利潤率代表了保險公司資本的“時間價值”,也代表了保險公司股東對其資本的回報率要求。

股東的資本回報率要求越高,保險產品定價時所設定的利潤率就越高,保險產品的價格也就越貴。

2、發生率代表了一張保單所承擔風險的發生概率(如身故、罹患重疾、遇上意外的概率)。

由於風險的發生具有不確定性(即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保險公司在確定一個保障責任成本的時候,會采用“理賠金額×發生概率”的計算方法。

因此風險發生概率越高,保險產品定價時所需要的純風險保障就越高,保險產品的價格也就越貴。

3、退保率代表了客戶在某個保單年度選擇終止保單並取回保單現金價值的概率。

因此保單前期退保的概率越高,退保時公司給客戶的補償越多,保險產品定價時所需要預留的損失補償金額就越高,保險產品的價格也就越貴。

4、預定利率代表了保險公司為客戶的資金增值所使用的投資收益率

因此保險公司在定價時使用的預定利率越高,相當於給客戶補貼的投資收益率越高,所折算出的保費價格也就越便宜。

5、費用率代表了保險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各項費用成本支出。

比如傭金、員工工資、辦公室租金、系統開發費用、稅費等。

因此,保險產品定價時所設定的費用率越高,保險產品的價格也就越貴。

以上這五個“率”在保險產品的精算定價模型中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最終決定了保險產品的價格。

03

價格差異的具體表現

1、在利潤率方面,從市場成熟度來看,香港保險市場相對成熟,而內地市場則處於新興階段。因此,若以相同上市公司為基準,香港保險公司股東對於回報率的要求通常較低,相應地在產品定價中附加的利潤也較少。
然而,當前內地市場中部分中小型公司為迅速占領市場份額,可能不以利潤和新業務價值為主要考核指標,有時甚至會采取低於成本的銷售策略。
2、在風險發生率方面,香港保險的主要投保人群覆蓋本地居民和部分內地中產及以上階層。統計數據表明,香港的人均壽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女性為87.66歲,男性為81.7歲。
此外,香港的飲食、衛生和醫療條件普遍優於內地,這些因素共同為香港保險產品構建了一道隱形的“風險屏障”。因此,在定價時,香港保險產品所使用的死亡率及重疾發生率均低於內地。
3、關於退保率,香港保險實施了傭金扣回制度,當投保人早期退保或被證實存在銷售誤導行為時,相關中介人需向公司全額退還已收傭金。由於保單初期現金價值較低,惡意退保(即套傭)現象相對較少,使得香港保險早期的退保率明顯低於內地,從而減輕了投保人因早期退保而產生的經濟壓力。
4、在投資收益率方面,香港保險具備全球投資的能力,可以配置較多長線且收益較高的美元權益類資產。因此,在定價時,香港保險產品所采用的非保證預定利率通常為7%。
相比之下,內地保險的投資範圍相對有限,主要配置人民幣債券,雖然收益穩定,但增長潛力有限。根據監管規定,內地保險的預定利率上限逐年降低至3%。
5、在費用率方面,盡管香港的職場租金和員工工資水平較高,導致附加費用率高於內地,但從稅務成本角度來看,香港的企業所得稅稅率低於內地,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綜上所述,香港保險在價格、保障範圍、理賠服務、投資回報和稅收優惠等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使其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在選擇過程中,建議充分了解產品信息、比較不同公司的優勢與劣勢,並咨詢專業人士的意見,以做出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