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險竟然還有這麼多“隱形功能”

圖片

香港一直是亞洲地區的金融中心之一,不僅有完善的金融市場和優良的法律體系,還擁有一些獨特的優勢。


伴隨著香港高才優才熱潮,大陸富豪正掀起一波赴港投保熱,移民+投資成為了標配,而他們的目的絕不僅僅是圖個保障,或是追逐蠅頭小利,而是垂涎【避稅】【避債】【避險】的資產轉移功能。今天就來看看,香港保險到底能幫這些富豪們,省多少錢!

圖片

我國在1950年頒布的《全國稅政實施要則》中 ,設立了14個稅種,其中就有遺產稅。


但由於各種原因沒有開征,這說明遺產稅是一直存在的一項稅種,一旦國家需要開征遺產稅,並不存在法律制度上的問題,也就是說,中國現在尚未開始征收遺產稅,但好日子隨時可能結束。


圖片


遺產稅有多貴呢?2022年,韓國著名企業三星電子的長公主,已故會長李健熙的大女兒--李富真貸款交遺產稅上了熱搜,貸款1000億韓元(約5億人民幣)用於繳納遺產稅。


圖片


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2020年去世後,遺產包括股票、房地產、美術品和現金等,總價值約高達26萬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16億元),其中三星旗下子公司股票市值相當於19萬億韓元(約合949億元人民幣)。2021年,李健熙的遺屬申報遺產稅12萬億多韓元(約合人民幣699億元),並申請分5年繳清。


請看清12萬億韓元(699億人民幣)不是遺產,而是遺產稅!這將刷新韓國歷史上最高額繼承稅紀錄!


所以,關於遺產稅的傳聞,盡管官方數度否認,但富豪們還是難以安心。



圖片



不過,在香港,投資者可以選擇購買保險產品來實現財富的增值和保護。香港保險的避稅機制體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香港保險產品的投資回報是免稅的。這意味著,當您的保險產品獲得投資收益時,您不需要繳納任何所得稅。這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更加優質的投資環境,因為它可以幫助您在未來增加您的財富,同時也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稅收開支。


圖片


其次,香港保險還可以作為避稅工具使用。投資者可以通過將財產放入保險計劃中來避免香港的遺產稅和贈與稅。這可以幫助您保護您的遺產,並確保您的財產被合理地分配給您的繼承人或受益人。



圖片

據知情人士爆料,一些瀕臨破產的中小業主把實業抵押給大陸銀行套取現金,轉手到香港購買保險,通過買保險的方式「避債」,將巨額資產暗渡陳倉至境外,期望在大陸「保險權大於債權」的法律框架下,即使是公司被清盤,手中保單都不會打水漂。


在大陸,民營企業平均壽命只有2.9年,很多中小企債務纏身、危機四伏,一旦企業做不下去了,有企業主就想盡一切辦法融資,或者抵押工廠借款,拿到錢就去香港買保險。由於保險受益權大於債權,就算企業被清盤,他們的人壽保險還是不受影響。今年各種債務糾紛頻發,很多企業主都以這種方式轉移資金到境外。


不過還是建議不要等負債無法償還的時候再去規劃,而是在公司財務健康的時候就去香港買保險,


圖片

近一兩年來,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一些富豪擔心財富在經濟下行周期中縮水,由此對境外保險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野村證券香港私人銀行部董事曾表示,一度遇到過大陸富人想買價值達1億美元的壽險,保單價值高到任何一家保險公司都不願獨自承擔,要分到幾家以分散風險。


圖片


香港保險經紀稱,大陸高凈值人士更常見的保單金額是1000萬美元,按照全球其他國家的標準也是很高的金額。這些人都很有生意頭腦,在經濟放緩的大背景下,他們最在意的就是如何讓自己的資產不貶值。


作為普通中產而言,因為擔心內地的政策多變,如果持有多套房產,將面臨未來不確定的房產稅,物業稅,地稅等一系列的支出,不如用房產的錢購買保險,同樣是留給子女,保險因杠桿作用,使資產迅速倍增,且無後顧之憂。



圖片

據搜狐網和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期聯合進行「保險業公眾形象」調查顯示:71.82%被訪者認為當前大陸保險行業急需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78.84%認為保險公司服務不到位;保險公司急需改進的兩個方面是【合理收費】【提高效率】,分別對應保險市場中退保損失巨大、扣費高以及理賠難、理賠慢問題。


在大陸保險市場,經常發生因保險公司以投保人未【未如實告知】為由拒賠的糾紛。以人身險為例,一些投保壽險的消費者,在自身突遭重大疾病時,卻被保險公司以【自身已知道患病才投保,故意隱瞞病史】。【如實告知】已成部分保險公司的擋箭牌,進而發展成隨意拒賠或突然解除合同,侵犯消費者權益。


圖片


延期賠付也是大陸保險業的大問題,為此最高人民法院5月還特別發布《保險法》解釋,規定【30日】理賠核定期間,起算點為自保險人初次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索賠請求及有關證明或者資料之日起算。


反觀香港保險公司的理賠速度明顯較快。前述某香港保險公司內地負責人Jack表示,香港業界互相扯皮的事情較少,受益人有香港銀行賬號的就直接匯款,如沒有也可通過開支票等形式,受益人甚至無需來港。一般購買了健康險,在受傷、生病後的5至10個工作日內完成理賠,款項2周內就能到賬。


在香港購買保險手續亦較簡便。有業內資深人士介紹,例如一家港資保險公司的人壽險在60萬美元保額以下都不需要體檢和提供財務證明,為子女投保也沒有10萬美元的人壽保額限制,內地通常在數十萬元就需要體檢和提交非常詳細的財務證明文件。


圖片


另外,香港的金融市場非常發達,財務顧問通常會整合私人銀行、信讬公司、保險公司,為客戶提供更為安全高效的融資方案,協助客戶妥善地安排資產。


除了監管勝大陸,香港保險選擇多、分紅高、保費低,也成為倍受青睞的理由。購買香港保險的不僅僅是內地富豪,也有一些收入普通的內地白領,他們購買香港保險更看重收益與服務。據某香港保險公司的內地負責人Jack介紹,香港保險業務競爭非常激烈,全球保險公司在港均有設點,因此他們可供選擇的產品相對內地同業更完備、價格上也有優勢。


香港保險產品中的投資型保險分紅多在6%至7%以上,高者甚至可達8%。同樣保費的壽險,香港保險的回報率比內地高3至5倍;同樣保費的健康險,香港現售的險種回報率甚至有比內地高出10倍。


除此之外,香港保險的信托功能,保單拆分功能,貨幣轉換功能,也吸引著大部分的內地富豪,一份適合自己的香港保險,能夠真正做到,一人投保,全家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