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4-4-17

財秘關註

► 證監會:本次退市指標調整旨在加大力度出清“僵屍空殼”、“害群之馬”,並非針對“小盤股”。根據測算,滬深兩市明年適用組合財務指標觸及退市的公司家數預計在30家左右;明年可能觸及該指標並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公司約100家,這些公司還有超過一年半時間來改善經營、提高質量,2025年底仍然未達標準,才會退市。市值指標方面,滬深兩市當前僅4家主板公司市值低於5億元,科創板、創業板暫無公司接近3億元市值退市指標。

► 統計局: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96299億元,同比增長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0327億元,同比增長4.7%;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0042億元,同比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9元,同比名義增長6.2%。

► 證監會:分紅不達標實施其他風險警示(ST),主要著眼於提升上市公司分紅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重點針對有能力分紅但長期不分紅或者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需要指出的是,ST不是退市風險警示(*ST),主要是為了提示投資者關註公司的風險。公司如僅因此原因被ST,並不會導致退市;滿足一定條件後,就可以申請撤銷ST。以2020-2022年度數據測算,滬深兩市可能觸及分紅標準ST的公司數量僅80多家。

一、宏觀經濟

1、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德國總理朔爾茨時表示,中國出口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不僅豐富了全球供給,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和綠色低碳轉型作出巨大貢獻。中德雙方要警惕保護主義擡頭,堅持以市場眼光和全球視野,從經濟規律出發,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多探討合作。

2、統計局:3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環比下降0.1%。從總體上來講就業是有支撐的,今年新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大學畢業生是1176萬人,現在所要關註的是結構性的矛盾,年輕勞動力不願去到一線當產業工人,一線工人年齡越來越大。而要解決這種結構性矛盾,需要人力資源的供求適配而不是錯配。

3、海關總署廣東分署:一季度,廣東外貿進出口2.04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出口1.31萬億元,增長9%;進口7311.4億元,增長17.6%。進出口動能強勁,規模再上新臺階。廣東外貿進出口規模歷史同期首次突破2萬億元,規模居全國首位。

4、中央氣象臺:由於大霧範圍縮小,強度減弱,因此解除大霧黃色預警。但是,4月16日夜間至17日上午,黃海西南部海域、江蘇沿岸海域、長江口附近海域仍將有輕霧,其中江蘇中部沿岸海域將有能見度不足1公裏的大霧。

5、金融監管總局等三部門:發布《關於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 助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通知》。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單列制造業信貸計劃,明確支持重點和任務目標,推動更多信貸資源支持制造業發展,持續提升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占比。加強對制造業信用信息的挖掘運用,增加信用貸款投放,降低對抵質押物的依賴。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1.94%,報38471.20點。韓國KOSPI指數跌2.27%,報2609.63點。

2、美股:道指收漲0.17%,報37798.97點;納指收跌0.12%,報15865.25點;標普500收跌0.21%,報5051.41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跌1.82%,報7820.36點;德國DAX30收跌1.44%,報17766.23點;法國CAC40收跌1.21%,報7947.91點。

4、黃金:COMEX黃金期貨收漲0.70%,報2399.6美元/盎司。

5、原油:WTI原油期貨結算價跌0.06%,報85.36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跌0.09%,報90.02美元/桶。

6、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上漲2.83%,報177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