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武漢一法律諮詢公司涉嫌詐騙罪,被公安一鍋端!

一夥人對法律一竅不通,卻冒充“律師”,打著“維權”的幌子,做起了行騙的勾當。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洪山區分局珞南派出所破獲一起詐騙案,該詐騙團夥聲稱可以幫助客戶追贓挽損,誘使此前被騙的受害人交“咨詢費”“建檔費”,2個月拉到業務250筆。

目前,武漢警方已對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圖片
女子遭遇“殺豬盤”,求助律師再落騙局
圖片
2020年下半年,來自福建的賴女士通過社交軟件結識了一名男子,兩人聊得甚是投機,不久便確定了戀愛關系。對方以兼職、投資為由,騙走她18萬元,之後就失聯了。
人財兩空的賴女士心有不甘,想追回被騙的錢,便自行在網上搜索維權渠道。這時,一則“湖北某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的網頁映入眼簾。她按照提示添加了工作人員的微信,聯系上“專業律師”,向對方講述了自己的遭遇。殊不知,接待賴女士的“客服”和後來的“法務”,其實是同一人。
“這明顯就是‘殺豬盤’,我們有信心幫你把錢追回來。”對方有板有眼地為賴女士分析了這場騙局,還信誓旦旦地承諾為其追回損失,前提是賴女士得先交1996元的“咨詢費”“建檔費”。因急於挽損,賴女士並未多想,將錢如數轉去。她滿懷期待,對方卻遲遲沒有動靜。
維權未果,2020年12月23日,賴女士向當地警方報警求助。在對“殺豬盤”網戀騙局進行調查時,福建當地警方察覺到這家法律咨詢服務公司也有行騙嫌疑。根據公司屬地信息,今年1月20日,福建當地警方將線索通報給了武漢警方。
圖片
“專業律師”對法律一竅不通
武漢洪山警方獲悉情況後,迅速開展偵查,鎖定嫌疑人落腳點位於洪山區一棟寫字樓。珞南派出所循線追蹤,1月20日晚,民警將公司法定代表人、嫌疑人熊某俊帶回派出所接受調查。21日,民警將其余3名嫌疑人抓捕歸案。26日,詐騙團夥最後一名嫌疑人周某落網。
據辦案民警介紹,熊某俊20多歲,湖北漢川人,2020年12月初,熊某俊與4名同鄉好友搭夥,註冊了這家法律咨詢服務公司,打著“維權”的幌子,開始在網上招攬業務。另外一名嫌疑人熊某傑交代:“客戶在網上找到我們公司,加我們為微信好友,我們在微信上答復客戶的提問,把這筆業務接下來,跟客戶在網上簽訂合同,收取客戶的咨詢費,接著我們在網上找‘維權之家’,以客戶身份在‘維權之家’咨詢答案,實際上怎麽追回損失我們根本不知道。”
落網後,熊某俊交代,他對賴女士印象深刻,因為“名字比較有特點”。“賴女士跟我說她被騙了十幾萬,問我能不能幫她追回來,我騙她說有很大的信心和把握,沒想到她就相信了我,我開出了1996元的價格,答應她3至15個工作日給她結果。起初,我搜索‘金融維權之家’以客戶身份詢問了一下,其後就沒管了。”熊某俊的交代讓人大跌眼鏡,他冒充律師竟對法律知識一竅不通。
該團夥5名成員打著“法務”“專業律師”“法律維權顧問”等各種名號“拉業務”,實際上5人都沒有學過法律知識,也沒有取得過相關資質,從來沒有幫客戶追回過一筆損失。團夥成員最高學歷為大專,而為賴女士提供法律咨詢服務的熊某俊,初中沒有讀完就輟學了。
精心準備話術,從未追回過損失
“來找我們的基本上都是受騙的人,有的是貸款被騙,有的是投資平臺被騙,有的是‘殺豬盤’被騙。我們肯定沒有這個能力幫客戶追回損失資金,也從沒幫客戶挽回過損失。”面對民警訊問,嫌疑人如實供述。珞南派出所民警調查梳理公司的臺賬發現,公司成立了2個月,該團夥拉成業務約250筆,很多人可能尚未察覺自己落入騙局。
為何會拉到這麽多業務?民警介紹,該團夥精心準備了話術,針對不同語境,比如“對方不回復”“質疑公司怎麽才成立”“咨詢追回率是多少”等情況,匹配對應的回復內容。嫌疑人熊某俊、熊某傑還表示,他們在某搜索引擎投放了費用,花錢越多,搜索關鍵詞之後,顯示他們公司的網頁就越靠前,這樣客戶在網上搜索就能快速找到“湖北某法律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圖片
警方提示
武漢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如果需要法律咨詢,盡量通過實地探訪或者官方網站等正規渠道尋求幫助,同時,註意核實相關法律資質。網上涉及陌生人要求轉賬的,一定要高度警惕,以免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