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聽說這樣一句話:資產配置是投資市場唯一的免費午餐。也許經歷過完整牛熊經歷的投資者更能體會這句話的真義。那麽落到操作層面,怎樣才能做好資產配置呢?今天我們就從四個方面來拆解,分別是:大類資產配置、策略組合配置、基金產品配置、投後管理。
復合策略比單一策略更有“性價比”,持續的高勝率還需要重視投後再平衡。分散投資的確是“免費的午餐”,但假分散不是!辨別真假的關鍵是是否找到“低相關”的資產和策略。
根據產品的持倉特征、風格、業績情況,進行產品的組合配置。產品配置遵循分散原則,盡可能的將資金分散到多種基金產品上去。
下面我們介紹幾類產品策略:
1、量化指數增強策略
選擇相應指數作為跟蹤標的,通過量化方式全市場選股,依據市場行情與基本面變化適當調整投資組合的持倉結構,以期在跟蹤指數收益(Beta)的基礎上,獲得超越市場基準收益(Alpha)的一種投資策略。
風險等級:高風險
2、量化多策略
多策略產品以絕對收益為目標,以市場中性策略為主、輔以股票多頭、CTA以及事件驅動等低相關策略,力爭達到降低回撤和提高收益的目標。
風險等級:低風險
策略結構:以量化對沖為主、輔以量化多頭、CTA以及事件驅動等低相關策略
3、CTA策略
以商品期貨為投資對象,包括:基本面套利、量化宏觀、中長期趨勢策略、短期時序策略、短期截面策略等——前兩類數據來源為基本面相關數據,後三類以價量數據為主。
風險等級:中風險
策略結構:以多個CTA子策略為主,剩余資金輔以量化對沖和量化多頭等低相關策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增強收益。
4、中性策略
多頭端:中證500指數增強策略,空頭端:同等市值倉位的IC(中證500股指期貨)或者500ETF空頭。
風險等級: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