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3月21日聯合發布第35屆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 35),總計評估了121個金融中心。此次評估基於商業環境、人才資源、基礎設施、金融服務發展水平和聲譽等多個維度。其中,58個金融中心上升,11個保持穩定,52個下降。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簡稱GFCI)是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競爭力的評價指數,由英國智庫機構Z/Yen頒布。該指數被廣泛用於全球金融中心的排名。排名采用了超過29000個金融中心測評報告,這些報告基於網上問卷和大型國際組織(例如世界銀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濟學人》情報小組等)等)的指數。指數在2007年3月問世,被認為是最權威的金融中心參考。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的評價體系由商業環境、金融業發展、基礎設施、人力資本、聲譽與一般性因素五大指標構成。
在此次評估中,紐約和倫敦繼續保持其全球領先地位,而香港和新加坡緊隨其後,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與上一期的排名相同。香港的得分為741分,與新加坡僅1分之差。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的余淩曲表示,這一分之差在整體的千分評分制中幾乎可以忽略,香港和新加坡的綜合競爭力實際不分伯仲。
余淩曲還提到,香港的營商環境穩定得益於國家安全法的實施,這一點在報告中得到了體現。隨著國安法的實施和選舉制度的完善,香港社會穩定性得到了恢復,其排名持續上升,並已連續四次獲得全球第四、亞洲第二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和深圳在中國內地金融中心的全球排名穩步提升,分別占據全球第六和第十一位。在商業環境、人力資源、基礎設施、金融服務發展以及聲譽這五個關鍵領域,香港、上海、深圳和北京四個城市已經整體躋身全球前15名。北京在商業環境和聲譽兩個領域的表現亮眼,排名全球第四,而深圳在基礎設施領域實力強勁,同樣位列全球第四,金融服務發展領域則位於全球第七。
特區政府表示,2024至25年度《財政預算案》中已公布一系列政策措施,力求更好結合「有為政府」和「高效市場」,推動香港金融市場發展至更高臺階。
香港政府發言人強調,香港作為一個獨特的國際金融中心,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具有無與倫比的優勢,既有國家的強大支持,又能連接世界各地。香港政府也在積極推動與國家的發展戰略對接,發揮其作為國內外雙循環重要節點的角色。特區政府還提到,在即將到來的金融盛事周中,多項國際頂級會議將在香港舉行,這將進一步展現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發展潛力和投資機會。
香港若能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略,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利用其與內地的互補優勢,快速彌補金融科技領域的短板,勢必將在與新加坡的競爭中獲得優勢,並在未來的國際金融中心競爭中取得更顯著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