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起直追/港擁2700間家辦 多新加坡近倍

  圖:兩地家辦稅務優惠對比

  香港和新加坡作為亞洲區內金融中心,總是免不了進行比較,在家辦業務上同樣如此。從時間上看,新加坡起步時間早於香港,從政策、地理位置等因素看,香港則佔據一定優勢。業界認為,兩者並不一定是絕對的競爭關係,也可以因應投資者情況進行適合配置。

  新加坡在家辦業務上起步時間較香港更早。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統計,截至2022年底約有1400個家辦落戶,較2018年擴大54倍,海底撈聯合創始人舒萍、戴森電器公司創始人詹姆士.戴森、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Bridgewater)創辦人Ray Dalio、谷歌聯合創始人Sergey Brin等均選擇新加坡。

  根據德勤進行的《香港家族辦公室市場研究》,香港有超過2700間單一家族辦公室,較新加坡已公布至2022年底的1400間高出近1倍。此外,香港具備高度發展的資產管理市場,截至2022年底,源自非香港投資者的資產達19萬億元,其中23%來自北美洲、11%來自歐洲、9%來自內地,反映香港市場受到全球投資者青睞。

  金杜律師事務所指出,隨着香港和新加坡兩地政府在近年大力推出吸引家辦的政策及措施,雙方均為成立家辦的理想地點,然而就一些已在海外設立且有投資組合的家辦而言,香港稅務豁免不設本地投資額要求將有一定吸引力,且在語言、文化、生活習慣及地理位置上,更容易吸引內地家辦入駐。

  瑞銀財富管理環球家族及機構財富亞太區聯席主席辜良雄則認為,香港和新加坡在發展家辦業務上並非絕對的競爭關係,因家辦可以同時投資兩地資本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