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3-12-14

財秘關註

► 央行:11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291.2萬億元,同比增長10%,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個和2.4個百分點。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33.6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2.79萬億元。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4556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同比少增1368億元。

► 住建部副部長董建國:對於違法違規導致資不抵債、失去經營能力的企業,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出清。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把部分房企債務違約稱為“爆雷”“資金鏈斷裂”,其實用語是不準確的。如果將債務違約等同為“爆雷”或者是“資金鏈斷裂”,會造成企業完全停擺的錯誤認識,導致社會對企業產生信任危機,進而沖擊市場銷售,加劇企業困難。各方面應該理性地看待房地產市場出現的問題,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

► 澎湃新聞:北極地區今年7月至9月平均氣溫為6.4攝氏度,刷新120余年來最高紀錄,顯示氣候變化正在加劇。北極地區今年海冰面積繼續減少,為1979年有衛星記錄以來第六低。積年“陳冰”的面積與2022年差不多。


一、宏觀經濟

1、中央氣象臺:12月13-16日,強寒潮將影響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先後下降8-12°C,西北地區、內蒙古中西部、華北西部及江南、華南北部、貴州等地的部分地區降溫可達14°C以上。寒潮暴雪冰凍三預警齊發,大範圍降溫雨雪天氣將開啟。

2、中疾控:11月1日-30日,中國內地(不含港澳臺)新增報告80例猴痘確診病例,病例均為男性,93.8%明確為男男性行為人群;其他方式傳播風險低,除性接觸以外密切接觸者未發生感染。

3、外管局副局長陸磊:9月新發放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水平是3.82%,創有統計以來的新低,社會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普惠小微貸款余額增速連續四年高於20%,制造業中長期貸款、綠色貸款余額增長更是在40%左右。

4、澎湃新聞:杭州市氣象部門宣布,當地12月16日將進入氣象學意義的冬天,為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最晚。氣象學上的入冬標準是連續五日的日均氣溫在10℃以下。據了解,杭州常年平均入冬時間在12月2日,常年平均冬季日數約98天。

5、國務院:發布關於《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的批復。創新完善推動琴澳一體化發展的政策措施,豐富拓展合作內涵,以更加有力的開放舉措統籌推進粵澳深度合作,大力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漲0.25%,報32926.35點。韓國KOSPI指數跌0.97%,報2510.66點。

2、美股:道指收漲1.4%,報37090.24點;納指收漲1.38%,報14733.96點;標普500收漲1.37%,報4707.09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漲0.08%,報7548.44點;德國DAX30收跌0.15%,報16766.05點;法國CAC40收跌0.16%,報7531.22點。

4、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收漲0.21%,報1997.3美元/盎司。

5、原油:WTI 原油期貨收漲1.25%,報69.4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漲1.39%,報74.26美元/桶。

6、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跌4.43%,報243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