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3-12-08

財秘關註

► 海關總署:11月,進出口總值3.7萬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出口2.1萬億元,同比增長1.7%;進口1.6萬億元,同比增長0.6%。1-11月,進出口總值37.96萬億元,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21.6萬億元,同比增長0.3%;進口16.36萬億元,同比下降0.5%;東盟、歐盟、美國為我國前三大貿易夥伴,貿易總值分別為5.8萬億元、5.03萬億元、4.2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1%、下降2.2%、下降6.9%。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進出口17.65萬億元,同比增長2.6%。

► 農業部:要不斷優化完善生豬產能調控措施,引導產能調控基地適時調節產能,針對明年春節後可能出現的消費淡季與生豬出欄量增加“兩碰頭”,要引導養殖場戶順時順勢出欄生豬,避免盲目壓欄影響價格回升。

► 航旅縱橫:截至12月5日,2024年元旦假期的國內機票均價約為705元,出入境機票均價約為1813元。元旦、春節假期前後的機票預訂量正穩步攀升。

 

一、宏觀經濟

1、外匯局:11月末,外匯儲備31718億美元,環比上升706億美元。黃金儲備7158萬盎司 ,環比增加38萬盎司,連增13個月。

2、國務院:印發《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總體方案》。支持上海自貿試驗區率先制定重要數據目錄,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數據跨境流動機制;探索數字人民幣在貿易領域的應用場景;加快推進設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審慎探索在臨港新片區內放寬非居民並購貸款限制;探索開展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在高速公路和高架道路上測試及示範應用。

3、中銀證券管濤:目前匯率處於合理水平附近,最近兩年人民幣匯率一直在調整,內外部原因皆有。匯率在市場決定的情況下有漲有跌,不會單邊運動。均衡匯率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區間。要不斷提高跨境資本流動管理和風險應對能力,在情景分析和壓力測試基礎上豐富政策工具。

4、國研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中國的綠色金融需求很大,僅碳減排一項,到了2030年以後要投入3.9萬億元。靠財政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市場化的手段激勵社會資本參與。下一步建立的規範性強制信息披露制度,要覆蓋各類金融機構和融資主體,增加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的供給,支持清潔能源、節能環保、減排技術等領域的發展。

5、上海網信辦:指導財經、房產類“自媒體”規範開展業務,不得通過“標題黨”“黑公關”等形式抹黑攻擊企業;不得違規采編,不得以斷章取義、歪曲事實、臆測形勢等方式傳播謠言不實信息,博眼球、蹭流量。

6、人民網:12月7日,成都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7000萬人次。成都也是國內繼上海、北京、廣州之後第四個年航空旅客量突破7000萬人次的城市。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1.76%,報32858.31點。韓國KOSPI指數跌0.13%,報2492.07點。

2、美股:道指收漲0.17%,報36117.38點;納指收漲1.37%,報14339.99點;標普500收漲0.80%,報4585.59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跌0.02%,報7513.72點;德國DAX30收跌0.16%,報16628.99點;法國CAC40收跌0.10%,報7428.52點。

4、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跌0.07%,報2046.4美元/盎司。

5、原油:WTI原油期貨結算價收跌0.06%,報69.34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結算價收跌0.33%,報74.05美元/桶。

6、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跌12.39%,報249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