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監局發布數據:2023年上半年,內地赴港投保額達319億港元,同比增長58倍,占香港個人業務總額的31%。新單保費達到319億港元,不僅超過了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水平(263億港元),還超過了2016年港險“巔峰時代”的同期水平(301億港元)。這是自2005年以來的歷史新高,創下了19年之最。
全港新單情況
1.全港新單保費及單數
在2023年上半年,香港所有新單保費總額達到了1031億港元,相較於2022年同期的816億港元,同比增長了26.3%。這主要得益於個人人壽及年金非投資相連業務的新單保費,達到了964億港元,以及投資相連業務的新單保費,為66億港元。
按保單數計,上半年保單數為47.1萬張,較2022年同期40.4萬張,同比上升16.6%。
2.香港壽險公司排名
1. 根據總保費收入(整付年度化保費)的個人新單業務排名,前15家香港保險公司的市場占比達到了97.9%。其中,排名前五的保險公司分別是匯豐人壽、富通保險、友邦保險、宏利保險和保誠保險。
單位:億港元
2)按標準保費收入(整付*10%+年度化保費)
排名前5的公司分別為友邦、保誠、匯豐人壽、中國人壽和中銀人壽。
3.保單幣種
香港保單的貨幣主要是美元(占78.49%),而人民幣的占比也在進一步提升,占5.34%。多元貨幣儲蓄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一張保單可以包括人民幣、美元、英鎊等多種世界主流貨幣,滿足財富人群對多元化資產配置、穩健增值和高效傳承的需求。
內地訪客保費創歷史新高
今年初以來,內地客戶對投保的熱情明顯提升。據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內地訪客的新單業務保費達到了319億港元,相較於2022年同期的5.38億港元,增幅高達58倍,占個人業務總額的31%。同時,保單數量也達到了90,602張,同比增長51倍。具體來看,一季度投保金額為96億港元,二季度投保金額為223億港元,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長了一倍,環比增幅達到了132%。
自2005年以來,香港保監局開始公布內地訪客的投保數據。今年上半年,內地訪客的投保保費達到了319億港元,刷新了自2005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紀錄。
內地客戶購買的險種分布
按新單保單數統計,內地訪客購買的終身壽險和重疾險的數量最多,占比分別為54.61%、33.91%,其次為醫療險,占比4.37%。
內地訪客新造業務保費上漲,主要由終身壽險和儲蓄壽險的需求帶動,兩者合計占91%。
從上述數據可以明顯看出,2023年香港保險市場已經完全恢復並超過了疫情前的水平,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香港保險市場的強勁反彈,不僅反映出通關效應的全面釋放,還與人民幣的弱勢以及內地較低的利率和下調的保險預定利率有關,這些因素促使內地客戶尋求更優的資產配置。而香港保險產品的高回報潛力、前所未有的優惠力度以及保險產品本身的安全性,恰好滿足了內地客戶的投資需求。
看點總結
1、內地訪客的件均保費2.6萬美金(年度化保單),是疫情前的2倍
今年內地訪客的投保平均保費有了顯著提升。以年度化保單為例,平均保費達到了206.17千港元,相較於2019年同期的104.53千港元,增長了兩倍。206.17千港元折合約為2.6萬美元,這個數值超過了2.5萬美元,這在保險行業中是相對較高的。通常,重疾險的保費在幾千美元,醫療險的保費在1-3千美元,因此,這個較高的平均值主要是由儲蓄險的貢獻拉高的。
從上述數據可以明顯看出,內地訪客在香港投保的各種產品中,終身壽險的保單數量占比最大,而且每份保單的平均保費也相對較高,達到了314千港元。這一點也可以從表格中得到證實。
2、經紀渠道占比28.7%,超過代理渠道25.2%
根據新單總保費的統計數據(包括整付保費和年度化保費),今年上半年,經紀渠道(Brokers)的總保費占比達到了28.7%,超過了代理渠道(Agents)的25.2%,成為繼銀行之後的第二大銷售渠道。
3、富通、保誠、友邦、安盛、萬通、永明增速較快
根據總保費收入的統計,富通保險(同比增長403.4%)、萬通保險(同比增長141.7%)、安盛保險(同比增長129.2%)、中國人壽(海外)(同比增長100.4%)和永明金融(同比增長49.6%)的增速排名前列。而按照標準保費收入的統計,保誠(同比增長379.2%)、安盛(同比增長305.4%)、萬通(同比增長233.1%)、友邦(同比增長220%)和富通保險(同比增長162.4%)的增速最為顯著。香港作為亞洲的保險中心,其保險滲透率和密度在亞洲排名第一,全球20大保險公司中,有12家在香港獲得了保險業務的授權。香港保險產品可以投資全球市場,以多元貨幣保險產品為主,這種多元化配置正是香港保險的優勢所在。隨著通關的恢復,香港保險的價值得到了回歸,上半年的增長勢頭有望延續到全年。富通保險、萬通保險、安盛保險、中國人壽(海外)以及永明金融在香港市場上的總保費收入增長速度最快。而保誠、安盛、萬通、友邦以及富通保險的標準保費收入增長速度也最快。香港作為亞洲保險樞紐,其滲透率和密度排名亞洲第一,全球20大保險公司中有12間在香港獲授權經營保險業務。香港保單具有投資全球市場的多元貨幣保險產品特點,多元化配置正是香港保險的優勢所在。隨著通關的恢復,香港保險價值有望回歸並且全年增長勢頭有望延續。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