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早報2023-12-06

財秘關註

► 財政部:高度重視地方財政運行情況,安排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督促地方盤活存量資金,提升財政資金效益;完善地方稅稅制;土地出讓收入減少的同時,也會相應減少拆遷補償等成本性支出。總體來看,房地產市場下行給地方一般公共預算和政府性基金預算帶來的影響是可控的、結構性的。

► 上證報:第三季度,民航客運規模創歷史新高,旅客運輸量達1.8億人次,同比增長108.3%,較2019年同期增長2.6%。國際航線的恢復也明顯加速,航空公司是市場復蘇最大受益者,滬市5家航空公司均實現單季度盈利,合計凈利潤150億元。

► 中新經緯:車企銷售進入年末沖量階段,為完成銷量目標,部分汽車品牌“以價換量”,其中,沃爾沃XC90年底最高可優惠超19萬元;凱迪拉克CT5的2023款最少降價7.5萬元;上汽大眾ID系列優惠金額3.3萬-5萬元不等。

 

一、宏觀經濟

1、財政部:中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未來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有強大的國內市場,14億人口需求潛力很大;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新舊動能有序轉換,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這些將推動中國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2、11月,財新服務業PMI為51.5,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財新綜合PMI為51.6,環比上升3.2個百分點,均創近三個月來新高。

3、教育部: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人,同比增加21萬。要大力開拓市場化社會化就業渠道;鼓勵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更多吸納高校畢業生;鼓勵各地出臺優惠政策,吸引更多畢業生到基層一線就業創業。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納入領導班子重要議事日程。

4、第一財經:與往年熱衷攬儲爭奪戰不同,今年銀行將發力重心轉向了“沖”貸款,呈現出攬儲冷、貸款熱的局面。背後是銀行與客戶供需間的“冷熱差”,銀行信貸供給訴求不斷增強,而客戶貸款需求仍然相對“冷靜”,但降價“求貸”在一定程度上不利於息差,明年或將出現拐點。

5、中疾控:發布冬季流感疫苗接種健康提示,明確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降低流感相關重癥和死亡風險的經濟、有效手段。盡管最佳接種時機是在流感流行季到來之前,但整個流感流行季內都可以接種。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1.37%,報32775.82點。韓國KOSPI指數跌0.82%,報2494.28點。

2、美股:道指收跌0.22%,報36124.56點;納指收漲0.31%,報14229.91點;標普500收跌0.06%,報4567.18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跌0.31%,報7489.84點;德國DAX30收漲0.78%,報16533.11點;法國CAC40收漲0.74%,報7386.99點。

4、黃金:COMEX 2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跌0.29%,報2036.30美元/盎司。

5、原油:WTI 1月原油期貨收跌0.99%,報72.32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收跌1.06%,報77.20美元/桶。

6、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跌6.07%,報3143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