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四季度,香港保險市場異常火爆,保險代理人簽單簽到手軟。特別是十一月份,保險簽單量大幅增加,無論是重疾險還是儲蓄險的保費額度都比過往提高不少。今年以來不少高淨值人群偏向到香港進行資產配置,他們迫切需要進行資產的全球配置,以保證財富的穩定增長和有效傳承。一般都是通過家族信托、保險等資產管理規劃滿足的需求。
預約香港保險公司簽約需要至少提前三個工作日!
幾乎每天上午10點的保險公司,現場已經有不少人排隊等候購買保險,保險經理人真的是簽單簽到手軟,而且保費額度都比往年高出不少。
高峰的時候,香港保險公司排不上了,就會到經紀公司簽,經紀公司排滿了,就到樓下咖啡廳簽。。。
2023年11月27日:香港匯豐銀行排隊開戶現場
香港保險一直都是中產階級財富管理的標配,尤其在通貨膨脹以及股市震蕩波動的大環境下,高淨值人士對保險的理財需求更旺盛。不僅購買保險的需求增加,不少投資客還加碼了保費額度。今年香港保險的保單額度相較於往年而言,有較大幅度上漲。比如之前重疾險保費額度是15萬美元,目前都是30萬美元起步,包括儲蓄分紅險,平均每年繳納費用在2萬-3萬美元以上。 火爆現象的背後,離不開香港各大保險公司的“價格戰”。
第四季度香港各大保險公司都有很大的優惠活動,特別是十一和十二月份的優惠可以用“力度空前”來形容。優惠較大的產品主要集中在5年/10年續費期的儲蓄分紅險,即首年繳納的金額越大獲得的保費回贈比例越高,最高回贈達26%。此外,若能一次性預繳所有保費,則在供保期內每年會獲得保險公司給予的額外利息,而且利息水平高於銀行存款。此外,聚焦重大疾病保障功能的重疾險也備受關註。前些年買重疾險的居多,現在卻有越來越多投資客更看重香港保險的金融投資屬性。這幾年香港保險的客戶群體跟幾年前比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購買香港保險開始被許多家庭視為一種資產配置的手段。 備受歡迎的香港儲蓄分紅險的整體預期收益率可達6%以上,有的甚至超過7%。此外,在香港投保,既可以選擇港元保單,也可以選擇美元保單。從產品形態來看,如今香港保險預期收益更高了,更像一種分紅基金的產品形態,也算是一個不錯的長線投資工具。 香港保險有一個無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帶分紅,香港的儲蓄分紅險預期內部收益率可高達6%-7%,這類保險風險低,很受歡迎。大部分儲蓄險保障年限長,在繳費期結束後,提取靈活,可作為孩子的教育金,婚嫁金,及自己的養老金,及遺產規劃。可真正實現一張保單養三代人,對於高淨值人群用來分散風險是一種理性的選擇。並且香港儲蓄分紅險推出了多元貨幣計劃,保單持有者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根據人生各階段需要,靈活轉換保單貨幣,例如出國留學、海外工作、旅居養老等。不同幣種有不同的投資組合也能更有效地分散風險,收益更穩健。海外配置的趨勢是無法抵擋的,通過持有不同貨幣來分散未知的匯率風險將成為資產規劃的共識。重疾險是指由香港保險公司指定的重大疾病,如癌癥、器官移植、中風等為保險對象,若受保人在保障期間內罹患重大疾病之一,則由保險公司對所醫療費用進行賠償的商業保險行為。
香港保險公司的重疾險產品多為分紅型的重疾保險產品,考慮到通貨膨脹,醫療成本上升等問題,在傳統重疾險的基礎上,將分紅添加進保額和現金價值。從而讓投保者的保額不再固定,而是逐年按照複利遞增,從而抵抗通脹的消耗。如受保人終身未發生受保的重大疾病,受保人退保之時可獲得本金和利息的返還,同時還兼具人壽保障功能。由於香港保險面向全球銷售,自然也是全球理賠,一般在其他國家有合作的醫院就行。比方說被保人在國外生病了,到保險公司認可的國外醫院就診,之後給代理人郵寄疾病診斷等資料,就能申請理賠,這對經常出國、世界各地跑的人來說,還是挺方便的。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