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財經:11月23日早間,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跌幅擴大至5%,報12萬元/噸。電池級碳酸鋰報價為14.7萬元/噸,這是兩年內碳酸鋰現貨報價首次跌破15萬元。雅化集團和鹽湖股份表示,碳酸鋰價格下跌對公司業績產生一定影響,從價格端來看短期或將逐漸趨穩,庫存仍在安全線以上。
► 易車研究院:自駕遊一舉超越上下班成為中國車市新“第一購車訴求”,具有重要的行業價值,該現象明確了未來幾年中國車市的演變趨勢。家庭自駕遊是車企角逐第三階段中國主流車市的核心突破口,中國式自駕遊以家庭成員、短距離、短時間、觀光休閒為主。
一、宏觀經濟
1、國務院:批復《支持北京深化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工作方案》。支持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結合創新型中小企業特點優化金融產品和服務,圍繞企業科技研發、技術引進、投資並購等關鍵環節開發信貸、擔保、供應鏈金融等專項業務,適度放寬對北交所上市企業貸款融資的擔保要求。研究並適時推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
2、每經網:10月以來,雲南、貴州、甘肅、重慶等多地提出隱債化解框架,主要措施包括債務展期或續貸、降低付息支出。部分地區還提出,打折兌付債務本金。近年來多地開始控制國企融資成本上限,限制大範圍高息借新還舊。比如,雲南、貴州等經濟不發達地區提出,國企融資成本控制在6.5%、8%以下。即便是打折兌付,也是債權方和債務方自主協商的結果,是解決債務的途徑之一。
3、中疾控:我國各地冬春季流感流行季一般是從每年10月中下旬到次年3月中上旬左右,在1月份達到峰值,我國南、北方省份流感活動均呈持續上升趨勢,南方省份高於北方省份,我國各地正逐漸進入流感流行季,目前流行的流感毒株是以甲型H3N2亞型為主。
4、央行上海總部等五部門:進一步優化資金供給結構,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上海金融高質量發展,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銀行業金融機構要落實好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要求,合理把握上海地區的信貸投放節奏。
5、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將以數據基礎制度的落地和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實施一起,共同為數據要素產權確權、收益分配等核心問題的解決發揮作用。數據基礎設施也將對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產生重要機遇。數據基礎設施每年將吸引直接投資約4000億元,帶動未來5年投資規模約2萬億元。
6、新華社:澳科大團隊研發出能估算生物年齡的人工智慧系統,並可以用來識別存在老年疾病風險的人群。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證實了衰老進程可能因患有慢性疾病而加速,導致其生物年齡可能比實際年齡更大。個體的生物年齡可能與其實際年齡不完全一致。
7、參考消息:人工智慧詐騙盯上美國老人,2022年造成損失超16億美元。詐騙分子利用AI技術模仿人聲,打電話給受害者或者他們的家庭成員,索要錢財。十種最主要的詐騙類型,包括金融詐騙、電腦詐騙、利用約會軟體提供的資料進行網路釣魚以及盜竊個人身份等詐騙行為。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漲0.29%,報33451.83點。韓國KOSPI指數漲0.13%,報2514.96點。
2、歐洲:英國富時100收漲0.19%,報7483.58點;德國DAX30收漲0.23%,報15994.73點;法國CAC40收漲0.24%,報7277.93點。
3、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5.7%,報1855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