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關總署:10月,進出口總值3.54萬億元,同比增長0.9%。出口1.97萬億元,同比下降3.1%,進口1.57萬億元,同比增長6.4%。1-10月,進出口總值34.32萬億元,同比微增0.03%,其中出口19.55萬億元,同比增長0.4%;進口14.77萬億元,同比下降0.5%。東盟、歐盟、美國為我國前三大貿易夥伴,分別進出口5.23萬億元、4.59萬億元、3.86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9%、下降1.6%、下降7.6%。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5.96萬億元,同比增長3.2%,占進出口總值的46.5%。
► 央行副行長張青松:房地產行業出現調整是自然現象,當局會謹慎地防範調整過快過急,衍生出不必要風險。第三季度數據顯示中國正面因素不斷增加,居民收入及人均實際可支配收入提升,出口水平接近近年历史新高。目前大多數居民居住在中小型住房,預期未來較大面積房屋潛在需求旺盛,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相當有信心。
► 財經頭條App:11月7日,碳酸鋰期貨主力合約放量下挫,跌破145000元/噸,跌幅近3%,最低觸及144350元/噸,創上市以來新低。
一、宏觀經濟
1、中央深改委會議:電力、油氣、鐵路等行業的網絡環節具有自然壟斷屬性,是我國國有經濟布局的重點領域。推動處於自然壟斷環節的企業聚焦主責主業,增加國有資本在網絡型基礎設施上投入,提升骨幹網絡安全可靠性。要對自然壟斷環節開展壟斷性業務和競爭性業務的範圍進行監管,防止利用壟斷優勢向上下游競爭性環節延伸。
2、外管局:10月末,外匯儲備31012.2億美元,環比下降138.5億美元;黃金儲備7120萬盎司,環比增加74萬盎司,連增12個月。
3、國資委:堅持強化監管、嚴防風險,抓緊完善更嚴格的監管制度機制,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嚴格規範開展金融衍生業務,對違法違規行為堅決整治,加大追責問責力度,增強監管的威懾力,舉一反三建立長效機制,切實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和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4、IMF:預計中國實際GDP在2023年將增長5.4%。目前2023年和2024年的中國實際GDP預測值均上調了0.4個百分點,原因是第三季度的增長表現強於預期以及最近發布的一系列政策。隨著產出缺口持續縮小,預計到2024年底,核心通脹將升至2.1%。
5、國研中心原副主任劉世錦:挖掘經濟新增長潛能,應啓動短期穩增長、中長期增強發展動能的新一輪結構性改革。以擴大有效需求、轉換資產負債糢式、化解防控風險為重點的資產負債端改革。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1.34%,報32271.82點。韓國KOSPI指數跌2.33%,報2443.96點。
2、美股:道指收漲0.17%,報34152.60點;納指收漲0.90%,報13639.86點;標普500收漲0.28%,報4378.38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跌0.10%,報7410.04點;德國DAX30收漲0.11%,報15152.64點;法國CAC40收跌0.39%,報6986.23點。
4、黃金:COMEX 12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跌0.76%,報1973.5美元/盎司。
5、原油:WTI 12月原油期貨收跌4.27%,報77.3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1月合約收跌4.19%,報81.61美元/桶。
6、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2.36%,報1559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