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發布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其中提到降低股票印花稅、住宅印花稅,吸引投資和人才來港、促進生育等一系列舉措。
1
在年度施政報告中,李家超表示,香港將把股票印花稅稅率由目前買賣雙方各按交易金額支付0.13%,下調至0.10%,並計劃於11月底完成立法程序。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香港是亞洲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金融業占中國香港經濟中重要地位,股票印花稅是特區政府重要收入來源之一。
顯而易見,下調股票交易印花稅並降低交易所市場信息費用,這是提高香港市場競爭力的一系列舉措的一部分。
從短期來看,股票交易印花稅的下調能夠降低市場交易成本,釋放出積極的政策信號,對於提振投資者的信心非常有益。
但是長期來看,股票市場與多種因素相關,印花稅的調整是沒有辦法對市場的走勢起到決定作用的。
也就是說,股票交易印花稅是影嚮投資者信心和交易行為的一個因素,宏觀經濟的增長預期和市場流動性的水平、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才是決定股票市場走勢的根本原因。
但,政策意圖很明顯,提振股市,鼓勵炒股。
2
與此同時,李家超還宣布一系列的重磅信息。
香港新住宅印花稅將減半
特區政府將把額外印花稅的適用年期,由三年縮短至兩年,即香港業主在持有物業兩年後出售,無須再繳付樓價10%的額外印花稅。
此外,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的稅率減半,兩者均會由15%減至7.5%。
李家超表示,相關安排將有助減輕已擁有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購買住宅物業時的財政負擔,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的成本。
此外,外來人才置業印花稅實施“先免後徵”。
同時,李家超還表示,特區政府會優化公營房屋系統建設。
其中,香港房屋委員會將會放寬資助出售單位按揭貸款保證的安排,包括延長二手市場最長30年按揭貸款保證期至50年,讓買家可獲得年期更長的按揭貸款,有助單位流轉。
李家超表示,首批約2100個“簡約公屋”單位將在2024-2025年度落成,2027-2028年度前完成興建合共約30000個單位,填補未來五年供應的嚴重短缺。
隨後第二個五年期,公屋供應量將因為政府提速、提量的成效體現而大增,大大縮短輪候“上樓”的時間。
每位新生兒將獎2萬元現金
為鼓勵生育,特區政府將設置新生嬰兒獎勵金。
今日起,在香港出生的新生嬰兒,且其父母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將可獲得一次性2萬港元現金獎勵。
香港居民跨境養老有更多選擇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早前放寬“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資格,曾提供資助安老院舍照顧服務而紀錄良好的香港私營機構也可參與。
李家超指出,特區政府會探討明年把計劃擴展至由內地機構營辦的指定安老院,讓長者到大灣區內地城市養老有更多選擇。
特區政府會結合相關經驗,探討資助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的長者選擇入住“廣東院舍照顧服務計劃”的安老院,加強支持他們選擇在大灣區養老。
河套合作區將試點研究創新性措施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北部都會區”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交匯點。今年8月中央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為深圳園區定下發展定位。特區政府全力支持,並將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推進深港兩個園區的協同發展,研究創新性的措施,包括:
1、便利科研人員進出的安排,如預先登記、利用科技簡化園區往來,包括研究以人面識別技術達到無感過關;
2、便利河套合作區內跨境資金流動;
3、便利為研究或試驗而採集的數據和樣本(包括臨牀生物樣本)的交流;
4、利用香港匯聚國際人才優勢,帶領參與河套合作區工作;
5、推進前沿科技研究,加快實現中試轉化,配合河套合作區的發展,例如對接深圳園區的粵港澳大灣區國際臨牀試驗中心,共同搭建生物醫藥公共研發服務平台等。
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即將成立
李家超還表示,特區政府將於明年上半年與深圳相關部門一同設立深港金融合作委員會,為促進兩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金融科技和綠色金融合作、金融人才交流等提供建議。
李家超表示,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研究運用其管理的“大灣區投資基金”,與廣東省政府和其他機構合作,共同設立基金,投資於大灣區具有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項目。
高才通大學名單增加至184家
李家超表示,繼去年推出“人才服務窗口”在線平台後,實體“人才服務辦公室”將在10月底正式成立,為來港人才提供支持、跟進人才入境後的發展和需要等。
明年也會舉辦“全球人才高峰會暨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高質量發展大會”,推動區域招攬人才交流和合作。
此外,為拓寬吸納世界各地人才網絡,11月起,“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合資格大學名單會增加八間頂尖內地和海外院校至184家。
香港經濟將重現正增長
李家超表示,香港今年擺脫疫情困擾,政府推出多項活動和措施,如“你好香港”“開心香港”和“香港夜繽紛”等,吸引游客,提振本地消費。
經濟開始複蘇,市民收入持續改善。上半年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增長2.2%,最新失業率跌至2.8%,接近全民就業。
香港經濟將擺脫去年的負增長,重現正增長。
將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特區政府將在短期內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深度對接深圳和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規劃。“北部都會區”將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分別為:
1、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位處洪水橋一帶,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接,提供金融和專業服務,並借著口岸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
2、創新科技地帶——覆蓋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在內,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為創科發展的樞紐;
3、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地最廣,享有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個口岸的地利,帶動先進建造業、綠色產業、醫療、食品科技、現代物流業等產業發展,並可推展跨境商業服務和文娛消費,發揮強大的口岸商貿功能;
4、藍綠康樂旅游生態圈——包括紅花嶺、沙頭角、印洲塘等,人文和自然資源豐富,帶動康樂及旅游發展。
3
從2023年香港政府施政報告中,不難看出,香港政府在托底香港樓市、股市方面也是卯足了勁兒,夯實了香港樓市的安全性和確定性,對提振股市也是給了積極的政策扶持。
在社會的公共福利方面,也是積極推動落地,提高民生幸福感。
還有一個信息,與我們大部分都又關系,就看你是否有這樣的意識。
我們看到香港繼續在全力招攬全球人才,再度加大碼力,同時追求人才的多樣化,側重於資金、高才等,不單是吸引內地人才,同時也放開了越南、老撾、印尼等國家申請香港身份的通道。此外重啓了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但從數據上來看,截至9月底,香港已經收到16萬份申請,其中超過10萬份獲得批準,約有6萬人來港。
根據人才招攬計劃,勢必會壓縮優才的份額,暗中提高審核的門檻,也就是說優才的窗口期還在,但時間也不多了。明年政策到期,大概率是不會再繼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