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貴越好賣!香港零售業復甦放緩,但珠寶首飾例外

根據香港政府最新公佈的數據,香港8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值為324億港元(約合人民幣299億元),為2022年12月以來最低,同比增幅錄得13.7%,相較於7月的16.7%和市場預期的15.8%放緩。
依零售商類別分,珠寶、鐘錶及名貴禮物錄得高增幅,此類別較去年同期增幅由7月的20.9%擴大至57.2%。作為對比,衣物、鞋類及有關製品的年增幅為37.1%,維持了自4月以來每月年增超30%的穩定增速。
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零售業總銷貨價值8月持續成長,是受惠於訪港旅客人數上升。短期內,零售業也將持續受惠於訪港旅遊業持續復甦、勞工市場狀況改善及「香港夜繽紛」活動。
根據香港政府公佈的最新數據,7月訪港旅客人數達358.9萬,其中約83%為內地旅客。對照來看,2022年全年訪港旅客人數僅60.5萬人。
自2月初香港與內地恢復全面通關以來,香港月零售業銷貨價值維持雙位數成長。其中,珠寶、鐘錶及名貴禮物的增幅在大部分時間裡領先。自2月以來,該類別銷貨價值穩定在50億港元以上(約合人民幣46億元),年增率僅在7月放緩至20.9%——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高,其他時間一直維持50%以上的成長速度,2月和3月的增幅一度高達128.6%和165.1%。
這也提振了相關商家在港經營的信心。界面時尚曾報導,高級珠寶品牌戴比爾斯珠寶於6月在香港開設了全球第三間高級珠寶沙龍精品店,也是繼上海之後的亞洲第二間。新店選址位於尖沙咀的海港城區域,這是訪港旅客經常光顧的商圈。內地高消費族群為戴比爾斯貢獻了大量訂單。
免稅政策和低匯率是吸引旅客在香港購買珠寶等高單價商品的主要原因。此外,消費者對黃金等保值商品的需求走強也是一大背景。在內地市場,疫情後中國金飾市場一度迎來強勁復甦。國家統計局數據也顯示,1-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7.0%,其中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增幅達12.8%,僅次於餐飲類的增幅。

圖:香港旅遊局官網
目前,香港旅遊業仍未復甦到疫情前水平,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旅遊或仍能拉升零售業的成長。但隨著內地旅客的消費模式由「純購物」轉變為「深度遊」,以及香港居民前往內地遊玩的熱度升溫,香港零售業承受的壓力或比疫情前更大。
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週”,訪港內地旅客約為110萬人次,平均每日入境14萬人次,恢復到了2017年至2019年同期平均水準的85%。根據香港政府介紹,期間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是西九龍文化區、海洋公園、香港迪士尼樂園和山頂纜車等。
同時,許多香港居民選擇跨境度過三天長週末假期。期間,香港人口淨流出量約48萬人。根據《南華早報》報道,香港立法會議員Peter Shiu Ka-fai表示,旅遊區商店週末的銷售額增長了兩位數,尤其是奢侈品、珠寶和化妝品零售商,而住宅區商店因客流量減少而未錄得銷售額成長,甚至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