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部:中秋節、國慶節假期8天,國內旅游出游人數8.26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3%,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4.1%;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5%,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增長1.5%。
► 中原地產:9月是全國房地產历史政策次數最多的一個月,單月房地產調控政策超過175次,刷新历史紀錄,核心政策是8月底9月初各地開始井噴的“認房不認貸”。業內人士稱,未來如果一線城市京滬深政策繼續寬松,市場有望再現短期窗口期,成交短期活躍,但中長期很難出現明顯反彈。
► 美國:9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33.6萬人,預估增加17萬人,前值增加18.7萬人。失業率3.8%,預期3.7%,前值3.8%。
一、宏觀經濟
1、金融時報:9月13日,央行宣布將在香港發行150億元6個月期限央票,其中50億元為滾動續發,100億元為增發,為一個月以內第二次增發離岸央票。接下來,不排除將繼續在離岸市場增發人民幣央票,發行規糢還可能繼續增加。中長期看,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具有堅實基礎。
2、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金融產品廣告代言活動的通知》,有銀行表示已收到了此文件。內容包括明確“金融產品廣告代言活動”的定義,開展金融產品廣告代言活動的制度規範、負面輿情應對預案、廣告合作方、產品展示等。
3、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一帶一路”連接超150個國家和30個國際機構,涉及1萬億美元投資,創造超過42萬個就業機會,包括橋梁、電廠、工業園等,為參與國家及人民帶來實惠。5月,香港發行了約4億美元的基建貸款抵押證券,涉及亞太、中東和南美洲的25個項目。
4、澎湃新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發布重要報告,稱全球減排“窗口正在迅速關閉”,呼籲全球各國為應對氣候變化繼續採取實際行動,盡快減少排放,避免全球變暖及其引發的一系列嚴重災難1、商務部:假期前七天,重點監測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近兩成,重慶、杭州、武漢同比分別增長30.3%、19.3%和16.3%,團圓家宴、親朋聚餐、婚慶喜宴等成為餐飲消費熱點。蔬菜價格上漲0.9%,羊肉、豬肉、雞蛋價格分別下降0.1%、0.3%和1.7%。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9%。36個大中城市重點商圈客流量同比增長164%。
2、交通運輸部:10月6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預計發送旅客總量5988.6萬人次,環比增長3.2%,比2022年同比增長58.4%。假期的最後一天,全國迎來返程最高峰。
3、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近年金融業信貸風險逐步浮現,不過金管局過去已經向銀行提出警告,因此香港銀行的相關風險敞口十分小。目前美聯儲已將利率調至5%以上,市場早前也面對歐美銀行業危機,但香港銀行幾乎不受影嚮,金融系統保持穩健,聯系匯率制度運作順暢。
4、中物聯:9月,全球制造業PMI為48.7%,環比上升0.4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環比上升。分區域看,亞洲制造業PMI繼續在50%以上小幅上升;美洲制造業PMI在50%以下連續3個月上升;非洲制造業PMI在50%以下有所下降,創出自今年4月以來新低;歐洲制造業PMI結束連續7個月環比下降走勢,較上月有所上升,但仍在45%左右的較低水平。
5、中宏網:據悉,美國警告歐洲聯盟,其擬議的人工智能監管法規將有利於那些有資源承擔合規成本的公司,同時傷害那些規糢較小的公司。歐盟的AI法規可能會抑制AI對生產力的預期提振,並可能導致就業和投資向其他市場轉移。
6、聯合國糧農組織:9月全球食品價格指數為121.5點,與8月基本持平,同比下跌10.7%。植物油價格指數環比下降3.9%。乳制品和肉類價格分別環比下降2.3%和1%。食糖價格指數環比上漲9.8%,達到2010年11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玉米價格指數環比上漲7%,原因是國際需求旺盛,阿根廷銷售放緩。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0.26%,報30994.67點。韓國KOSPI指數漲0.21%,報2408.73點。
2、美股:道指收漲0.87%,報33407.58點;納指收漲1.60%,報13431.34點;標普500收漲1.18%,報4308.50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漲0.58%,報7494.58點;德國DAX30收漲1.06%,報15229.77點;法國CAC40收漲0.88%,報7060.15點。
4、黃金:COMEX 12月黃金期貨結算價收漲0.73%,報1845.2美元/盎司。
5、原油:WTI 11月原油期貨結算價收漲0.58%,報82.79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期貨12月合約結算價漲0.61%,報84.58美元/桶。
6、波羅的海幹散貨指數:漲5.58%,報1929點,過去一個月內漲幅達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