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界舉辦國慶74周年科技論壇 探討大灣區創新發展

 中新社香港9月10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科技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4周年科技論壇10日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辦。本屆論壇以“大灣區科技創新與持續發展”為主題,線上線下出席人數約200人。

  除香港特區政府、立法會及業界代表出席本屆論壇外,深圳、廣州、惠州和澳門等多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也派科協代表團專程赴會。論壇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內容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方濱興、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教授,以及國家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主任、香港理工大學教授鐘國輝進行主題演講。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在致辭中表示,國務院日前印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這對香港的創科發展而言是好消息。他透露,落馬洲河套區的港深創科園第一期規劃已初步完成,首三座大樓會按原定時間表在明年年底起陸續落成。規劃的片區包括生命健康科技區、產學研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區,以及人才住宿區、商業和附屬設施等。有關規劃既可建立多元的創科生態圈,也可打造具活力和綠色生活的新社區。

  卓永興又說,香港的優勢是擁有強大的科研能力、健全的司法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以及優良友善的營商環境。深圳具備強大的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和先進制造力,廣東省的高端制造業發展蓬勃,為科技研發成果量產提供紮實的支撐。憑借三地雄厚的科技實力和通力合作,他確信大灣區定將成為國家創科發展的高地。

  香港科技界慶祝國慶籌委會主席團主席黃玉山認為,香港具有把科研成果落地的實力,應繼續在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破發展、支持先進生物醫藥技術創新應用、加快布局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前沿領域等方面努力。

  香港科技界慶祝國慶籌委會執委會主席、立法會議員盧偉國表示,當前香港創科發展氛圍是历來最佳,未來應深化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聯通對接,在產業政策、檢測認證、跨境基建、貨物通關、社會管理等層面,善用和擴大粵港澳共同公布的“灣區標準”,便利三地互聯互通,以推動大灣區“資金鏈-人才鏈-創科鏈-產業鏈”的協調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