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發展局,重要報告

8月31日,香港金融發展局(金髮局)發表了題為《提升市場流動性和多樣性: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集資中心的競爭力》的研究報告。 此報告對現行機制進行了評估,以確保香港的上市與監管架構可以滿足各種投資者群體的變化與需求。

金髮局表示,提升市場流動性和推動多樣性,是維護任何一個金融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柱。 作為全球公認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具備推動更全面金融生態系統均衡發展的能力。 這不僅包含傳統資產類別的增長,同時也需要滿足非傳統資產及小型至中型企業的融資需求。 這些元素應該維持為香港願景的重點,以持續建立多元穩健的金融環境。

金髮局主席李律仁則稱:「香港不該僅僅跟隨市場發展,反而應該成為領導者。 一個地方的金融實力並非由模仿他人策略的能力定義,而是由其創新和開拓能力來塑造。 ”

香港市場流動性和多樣性需提升

金髮局在報告中指出,香港是全球最活躍和流動性最高的證券市場之一,截至2023年7月,香港交易所共有超過26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為36萬億港元。 而隨著全球金融市場不斷演變,香港不斷重新定位,適應新的金融創新和投資趨勢變化。

報告指,隨著全球金融市場不斷演變,香港不斷重新定位,適應新的金融創新和投資趨勢變化。 近年來,中小型企業和未有收入的公司可選擇全新的融資方案,同時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探索更多新興市場和私募市場的投資機會,以此作為分散投資組合和改善投資成果的一種手段。 例如,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s)和虛擬資產(VAs)的興起,以及亞太地區私募股權(PE)投資的顯著增長。

與此同時,這些新的投資機會也為投資者帶來全新風險,當中包括流動性風險,而普遍意見亦認為這些投資產品的風險程度將高於傳統資產類別。

李律仁強調了需要回應投資者變化的重要性,他表示,投資者日益接受另類資產,超越傳統市場的限制,香港必須積極適應金融市場和投資者偏好的變化。

他進一步補充: 「我們的視野應超越本地市場並擴展至其他國際及內地市場。 透過與外國市場建立更緊密的聯繫,我們可以提升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和多樣性,強化香港成為全球金融創新和領導的能力。 ”

報告繼稱,香港作為首屈一指的國際金融中心,有需要推動金融體系健康發展,特別是鼓勵非傳統資產類別的成長,以及滿足中小企和未有收入的公司的資金缺口。 而市場流動性和多元化發展是健康的投資環境和市場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所謂有效的市場結構,除了需要促進新興投資產品的發展,同時亦要兼顧社會利益,降低操控市場的風險,減少市場受到價格扭曲和其他形式的詐欺行為所影響,這對於任何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穩定成長至關重要。

為了在全球高速的金融發展中維持領先地位,香港要建立完善的審查機制,以確保本地上市和監管制度能夠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建議設立專為專業投資者而設的市場

以適應投資者需求變化

鑒於現行上市規則和監管架構並未能滿足以靈活的方式引進市場涵蓋SPAC、私募股權等新型投資產品,故報告提出以下建議:(一) 設立專為專業投資者而設的市場,以推動市場創新和促進新興投資產品和另類資產類別的發展為主要目標; 並提出其他短中期的改善措施,包括:(二) 探索創業板與其他市場之間的協同效應; (三) 審視股票交易印花稅; 以及(四) 針對非傳統/新興資產類別,制定促進投資者教育和理財教育的策略架構。

金髮局在報告中表示,我們相信這些建議將有助於強化不同資產類別的市場效率和流動性,同時提高香港整體金融市場的多樣性和透明度,將有助於鞏固香港作為全方位國際集資中心的地位。

針對設立專為專業投資者而設的市場,具體地,報告指出,基於現行的制度,在與不同的市場參與者和持份者進行深入討論后,金髮局建議香港應考慮在現有的主板及創業板以外,推出一個僅面向專業投資者的全新的交易平臺或交易所。 此類平臺應成為一個高效市場,為從未在公開市場交易的新興產品或相關投資提供充足的流動性。

報告解釋道,市場上普遍認同當投資產品的風險水準過高時,一般只會容許專業投資者參與。 基於這個前提設定,如果市場上缺乏被本地和國際專業投資者認可,而且可信的交易平臺,專業投資者和產品贊助者(如銀行和私募基金經理)往往很難期望這些產品能夠提高流動性,而這則可能引起惡性循環。

報告舉例稱,若投資產品和其他工具沒有充足的流動性,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是極為危險,因為他們可能在沽出持倉時遇到問題; 但另一方面,非專業投資者(通常以資產要求的聲明作為分類依據)將被拒絕投資於私募股權和債券等工具,然而這些投資在過去幾十年中的表現,已經證明是重要的風險分散工具,對於投資者的風險管理非常有用。

私募股權方面,報告也指出,私募股權投資此前並未被納入香港早前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的獲許投資資產類別。 這進一步限制了CIES投資者的投資選擇。 雖然這些投資者沒有被正式歸類為專業投資者,但實際上符合相關標準。

由於政府在2023年財政預算案宣佈打算重新引入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 金髮局建議修訂后的計劃可以考慮允許CIES投資者將其部分投資組合分配給在香港註冊的私募股權基金。 報告指,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增強私募股權基金的流動性,更重要的是,可以為CIES投資者提供顯著的優勢,讓他們獲得更廣泛的多元化投資選擇,從而豐富他們的投資潛力並增強他們的風險管理策略。

報告總結道,一個僅限專業投資者參與的一級和二級市場可以在投資者保護、創新和上市時間之間取得合理平衡。 這個架構可以説明避免個人投資者過度接觸新興或未經測試的產品,而且特別適合監管快速演變,愈趨複雜的投資產品。 鑒於專業投資者的經驗、專業水平和風險承受能力,應採取寬鬆的監管方式,而中介機構則有責任確保這些一級和二級市場僅限專業投資者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