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加強了國家之間的相互依賴,而處於國際網絡中心節點的大國,往往擁有不對稱的權力[1]。當前,地緣政治與金融系統的關系日趨複雜。例如,從美國對伊朗、俄羅斯等國的金融制裁不難看出,SWIFT系統逐漸淪為歐美制裁的武器[2]。
在美國霸權主義與以政治動機為出發點的經濟制裁頻發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家試圖減少對美元的依賴。這對中國既是挑戰,亦是機遇。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是中國保持金融穩定,維護金融安全的重要舉措。
西方國家領導人通過了一系列對俄經濟制裁,包括將其排除出SWIFT(圖源:Politico)
加強香港金融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亞洲國際中央證券存管機構
香港是中國經濟開放的門戶,同時也是中國金融開放的“試驗田”。在日益複雜的外部環境下,香港需要在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持續探索,統籌金融市場發展與金融安全。例如,香港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是香港證券交易所(HKEX)旗下的中央結算系統,是香港市場上最重要的清算系統之一。深化提升債務工具中央結算系統(CMU)的功能,努力打造成為國際中央證券存管機構(ICSD)是香港推動完善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的下一個目標[3]。CMU為香港金融市場提供了必要的基礎設施,使得投資者能夠快速、安全地買賣債務工具。CMU是一種集中式結算系統,它通過與各個市場參與者的接口,使得債務工具的交易、結算和清算變得更加高效。它具有債券登記和結算、交易對手風險管理、市場數據服務等功能。
首先,在債券登記和結算方面,CMU通過電子登記方式記錄債券所有人的持倉情況,提供實時結算服務,使得交易結算更加高效。CMU還支持債券抵押貸款和回購交易等複雜交易結構,進一步提高了市場流動性。其次,CMU採用雙邊結算方式,即每筆交易的結算都要經過買方和賣方確認,確保資金流轉的安全和可靠。CMU還提供清算資金管理服務,為交易所和交易商提供資金監管,防範交易對手風險。同時,CMU還為市場參與者提供實時市場數據服務,包括市場行情、債券價格、成交量等,幫助投資者進行投資決策,提高市場透明度。伴隨著亞洲債券市場的蓬勃發展,進一步整合地區金融基建平台,建立國際性的統一托管結算金融基建設施是推動金融深化發展的重要手段。
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助力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目前處理全球約75%的離岸人民幣結算業務,是全球人民幣離岸中心。香港在離岸金融領域的主要功能有三個方面:為中國內地企業提供上市平台和融資渠道,提供人民幣離岸服務,以及轉口貿易。
香港離岸市場的優勢獨特。一是低成本,得益於健全的法制、自由的貿易條件與完善的金融體制,香港的金融違約率和貸款利率更低。二是稅率低且稅制簡潔高效。香港政府不斷拓展避免雙重徵稅協定網絡,不僅有利於國際投資者借助香港平台投資中國內地市場,也有利於內地企業更便捷地利用香港良好的稅務環境,參與國際投資。
香港需要在發揮傳統的融資功能外,盡快調整定位和轉型,尋求新的機遇。首先,香港作為窗口,需要進一步幫助中國內地財富進行資產的全球配置。推動“股票通”、“債券通”等互聯互通產品的發展,提供更多方便可控的投資選擇。其次是借助離岸市場對在岸金融市場進行風險對沖。在內地衍生品市場缺少成熟的風險管理機制的情況下,香港的離岸市場可以提供安全、隔離的環境,幫助中外資金對沖風險。最後是幫助人民幣擴大國際定價功能,讓更多商品以人民幣定價,使中國資本擁有更多話語權與影嚮力。
香港證券交易所今年一季度印花稅
香港應抓住發展良機,結合香港所長和國家所需,進一步融入大灣區的發展大局。要利用香港在金融業的優勢,發揮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推動大灣區資本市場融合發展。推動“深港通”、“債券通”、 “跨境理財通”、“互換通”等互聯互通機制的完善。香港要加強與深圳的優勢互補,依托深圳雄厚的科研實力與產業基礎,借助領先的數字化水平,發揮自身在融資與靈活的制度等方面的優勢,推動深港金融科技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當前,地緣政治和金融風險的關系愈發複雜。金融工具武器化、政治化的趨勢需要引起警示。我們要發揮好香港離岸金融樞紐的特殊地位與作用,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鞏固金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