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率領的香港銀行公會代表團訪京。 並於7月20日接受媒體集體採訪。
採訪中,余偉文談及了互聯互通機制、去美元化以及資金撤離香港金融市場等市場關心的熱點話題。
他表示,雖然香港自2019年以來經歷種種情況,但金融體系一直保持穩定。 談及互聯互通時,他介紹,「近兩年互聯互通取得許多新突破,跨境理財通到目前為止已有超5萬個客戶、債券』南向通『、互換通、ETF通相繼推出。 往後看,互聯互通機制將進一步深化,新推出的舉措也將進一步完善。 ”
去美元化很難實現
“推廣人民幣,需要考慮怎麼講好中國故事,讓大家知道怎麼用人民幣,使用人民幣的好處,這才是重要的。” 談及人民幣國際化,余偉文說。
近年來,隨著中國人民幣越來越多地扮演國際貨幣的角色,部分“去美元化”聲音漸起。
在余偉文看來,貨幣的國際化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道路。 “去美元化是很難實現的,這個詞語本身就有問題,美元仍會在國際金融體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此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佈的「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COFER)」數據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人民幣在COFER中佔比為2.69%,位居全球第五位。
在歐美銀行風險事件頻發的背景下,人民幣在國際舞臺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余偉文認為,分散風險、降低結算成本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將推動人民幣的避險需求不斷激生,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會逐步增加。
不過,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需要有一個過程。 “監管機構要做的,就是盡量便利化人民幣國際化的過程,架好應架的橋,修好應修的路,推動應有的產品,讓市場自由選擇。”
“人民幣最大的離岸市場就是香港,人民幣要國際化,香港是一個非常好的防火牆。” 余偉文表示,人民幣要在國際舞臺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有策略性的意義,可以善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要拉長來看,方向是明確的。 最終節奏也取決於中國經濟的有序發展。 我對中國中長期經濟增長非常有信心。 ”
不存在資金外流
今年以來,市場對於香港是否出現資金外流關注度升溫。
對此,余偉文以港元匯率、銀行存款總額兩個主要指標為參照。 並指出,資金有沒有外流和有沒有流出港幣是兩件事情。
余偉文認為,從香港的存款數據來看,並不存在資金外流。 “如果資金真的流出香港,香港存款應該同步降低。 但過去幾年,香港的存款是連年增加的,過去三年增加了10%以上,今年整體相對平穩,實現微增。 ”
此外,由於香港實行聯繫匯率機制,如果資金持續流出,港元匯率會轉弱。
余偉文表示,經過過去一年美國不斷的加息,港元與美元息差持續走闊,套息交易帶動資金從港元流向美元,港元匯率也不停的觸碰弱方兌換保證。
據悉,銀行體系總結餘從幾年前的2000多億港元水準逐步下降到目前的約400億港元左右。
不過,余偉文表示,無需擔憂相關風險。 “資金的表現以及流動是在聯繫匯率制度的設計和預期之內的,資金流出港幣系統,港元利率才可以實現平衡。 在香港資金是自由流動的。 ”
目前,隨著香港銀行體系總結餘的下降,港元利率已經逐步上升。 其中,隔夜息近期報5%左右。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