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雙櫃台啟用 助力人幣國際化

  •   圖:中國與巴西早前達成以本幣(人民幣與雷亞爾)進行貿易與投資結算協議,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與玉米等農產品,以人民幣結算只是時間問題。

  愈來愈多國家使用人民幣作為貿易與投資結算,加上港股雙櫃台交易服務正式啟用,持續增強人民幣在全球支付、投融資、儲備與計價等功能。事實上,人民幣在內地跨境交易收付佔比已連續三個月超越美元,年內可望突破五成大關,可視為人民幣國際化重要的里程碑。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債務國,最新國債規模已突破32萬億美元,債務爆煲風險揮之不去。正如商品大王羅傑斯所言,美元主導時代正走向終結。

  美債台高築 爆煲風險增

  事實上,全球不斷去美元化,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快。根據最新數據,人民幣在內地跨境交易收付佔比連續三個月超越美元,佔比由今年3月的48.6%進一步上升至今年5月的49.59%,再創新高水平,距離50%大關只是一步之遙,而美元則從今年3月的46.7%下降至5月的45.24%,形成下降趨勢。

  上述數據顯示人民幣跨境使用躍增,收付佔比呈現上升形態,企業與個人跨境投資、貿易結算日漸普及使用人民幣,人民幣國際化程度比預期之中更快。

  事實上,人民幣在國際社會認受性不斷提升,愈來愈多國家使用人民幣作為交易結算。例如中國與巴西早前達成以本幣(人民幣與雷亞爾)進行貿易與投資結算協議。換言之,中國從巴西進口大豆與玉米產品等農產品,以人民幣結算只是時間問題,而阿根廷更在今年4月至5月開始使用人民幣貿易結算,從中國進口商品金額中,便有19%以人民幣結算。因此,今年人民幣在內地跨境收付佔比有望突破五成,可視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重要里程碑。

  去美元化 多國貿易轉用人幣

  值得留意的是,考慮到金融安全因素,全球持續減少對美元依賴,使用美元以外的貨幣進行投資與貿易結算,甚至有國際貿易以人民幣作為第三國貨幣進行交易結算。例如巴基斯坦向俄羅斯購買原油,開始以人民幣支付,而孟加拉亦以人民幣向俄羅斯支付在當地建設核電站的費用,由此可知當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出現重大突破。

  由於中國已成為全球140多個國家與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加上人民幣境外流轉趨向普及,人民幣成為分散美元結算風險的首選貨幣。

  另外,港交所今日正式推出港幣、人民幣雙櫃台交易,預期增加人民幣投資需求,支持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進一步反彈。

  港股人幣交易 鞏固樞紐地位

  市場正熱切期待人民幣交易櫃台早日納入港股通,內地投資者可直接以人民幣買賣港股,勢將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在全球支付、投融資、儲備與計價等功能,這對鞏固香港離岸人民幣樞紐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至關重要。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