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湃新聞:端午小長假的產品價格較“五一”假期普遍有所回落,而受季節性的影嚮,水上樂園、漂流等熱度上漲。攜程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出境游預訂同比增長超12倍。出境旅行成本正在降低。同程旅行的數據顯示,端午假期從廣州出境的用戶最多,其次是北京、深圳、上海和杭州。
► 證券日報:強制退市數量將再創新高。截至6月13日,今年以來,鎖定強制退市的公司已達43家,超過去年全年(42家),創历史新高,常態化退市機制落地見效。業內表示,常態化退市機制的形成,將促使上市公司越來越註重聚焦主業,腳踏實地合法經營,做好更長遠的戰略規劃。
► 歐盟議會:投票決定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增加更多安全控制措施,OpenAI、穀歌需要對GPT-4等工具進行評估。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的最終談判於6月14日晚些時候開始。
一、宏觀經濟
1、新華社:經中美雙方商定,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將於6月18日至19日訪華。
2、世界銀行:隨著服務支出的激增,一季度中國經濟活動有所反彈。在消費需求反彈的帶動下,預計2023年中國GDP將增長5.6%。基礎設施和制造業的投資預計將保持韌性。
3、人社部:2022年末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總量約8.8億人,勞動參與率在世界上較高,勞動力資源依然豐富。從結構看,大齡勞動力數量有所減少,而青年勞動力數量穩中有增。從素質看,人口素質穩步提升,2022年16至59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0.9年,我們的人口紅利沒有消失,新的人才紅利正在形成。
4、財政部、工信部:擬分三批組織開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各試點城市應將制造業關鍵領域的中小企業作為數字化轉型試點的重點方向,重點向通用和專用設備制造、汽車制造、運輸設備制造、醫藥和化學制造、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計算機和通訊電子等行業中小企業傾斜。
5、中國氣象局:當地時間6月8日,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發布厄爾尼諾警報,宣布這一氣候現象已經出現。厄爾尼諾事件的出現標志著我國降水傳統意義上“南澇北旱”的回歸。厄爾尼諾事件預計在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至少持續8-10個月。本次厄爾尼諾事件是中等以上強度。
6、中央氣象台:發布今年首個高溫黃色預警。6月15日白天,華北、黃淮及內蒙古東南部和西部、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其中,京津冀、河南、山東、安徽、內蒙古、新疆等省份部分地區最高氣溫37-39℃,局地可達40℃以上。
7、地球系統科學數據:過去10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創下“历史新高”,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達540億噸,導致全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暖。
8、美國:5月,PPI同比上升1.1%,創2020年12月以來新低,預估上升1.5%,前值上升2.3%;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漲1.47%,報33502.42點。韓國KOSPI指數跌0.72%,報2619.08點。
2、美股:道指收跌0.68%,報33979.33點;納指收漲0.39%,報13626.48點;標普500收漲0.08%,報4372.59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漲0.10%,報7602.74點;德國DAX30收漲0.49%,報16310.79點;法國CAC40收漲0.52%,報7328.53點。
4、黃金:COMEX 8月黃金期貨收漲0.53%,報1968.9美元/盎司。
5、原油:WTI 7月原油期貨收跌1.66%,報68.27美元/桶;布倫特8月原油期貨收跌1.47%,報73.20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