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中間價調貶286個基點,後續走勢如何? 機構這麼說

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1498,調貶286個基點。 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7.1212。

6月13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報7.1498,調貶286個基點。 前一交易日中間價報7.1212,在岸人民幣16:30收盤價報7.1426,夜盤收報7.1478。

美元指數12日上漲。 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當天上漲0.09%,在匯市尾市收於103.6455。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2023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跨境資金流動由年初較高順差趨向基本平衡,外匯儲備穩中有升,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 4月中旬以來,受內外部多種因素影響,尤其是美元指數在美國債務上限問題、中小銀行風險問題推升避險情緒、美聯儲加息預期有所升溫的推動下走強,疊加國內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穩固,人民幣匯率出現了一些波動,但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匯率預期和跨境資金流動保持相對穩定。

此外,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赴上海調研金融支援實體經濟和促進高質量發展工作時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繼續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逆周期調節,全力支援實體經濟,促進充分就業,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 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信貸總量適度、節奏平穩,推動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基本穩定。

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表示,在過去幾個月里,人民幣匯率更多表現出了“彈性”,對美元貶值幅度顯著大於美元指數升幅,直接的內因則是人民銀行結匯規模的擴大。 人民銀行的結匯操作會推升市場中對外匯的需求,並同時增加人民幣供給,因而給人民幣匯率帶來貶值壓力。 從2022年4季度開始,人民銀行顯著加大了結匯規模,從而讓人民幣匯率彈性增加。 由於人民銀行手中還有中間價及結匯操作兩大影響匯率的有力手段可用而未用,所以目前的人民幣的貶值高度可控。 7.3可能是近期人民幣匯率的一個支撐位。

對於後續走勢,申萬宏源稱,展望至年底,隨著居民收入的持續改善,以及今年上半年“保交樓”對地產竣工的推動,將帶動消費尤其是可選商品消費的改善在三季度啟動,全年“N型”復甦可期。 這將帶動經濟預期展望恢復,中美利差收窄令資本和金融項下趨於迴流,預計人民幣對美元年底可回到6.9-7.0的區間範圍內。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不同企業受匯率影響不同。 對於進口企業而言,匯率波動主要影響的是成本端。 對於出口企業,一方面匯率波動或更多影響其銷售端; 另一方面,對於進料加工企業,其進口時的成本也面臨一定的匯率擾動。 進入三季度,美元指數或隨著美國經濟逐步承壓以及美聯儲緊縮預期的放緩而有所走弱。 國內方面,經濟基本面對於人民幣的支撐作用料將凸顯,人民幣匯率有望逐步企穩並進入升值通道。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