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首季多賺28% 每日平均成交金額1278億元 新上市公司共18家

港交所(00388)周三(4月26日)公布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截至3月底止首季股東應佔溢利34.08億元,按年增長27.74%,按季上升14%,創歷來第二高,優於市場預期。每股基本盈利2.69元。
期內,收入及其他收益55.58億元,按年上升18.51%,按季升7%,亦創歷來第二高。主要業務收入升5%,反映保證金與結算所基金的投資收益淨額增加,但交易及結算費減少以及上市費收入減少已抵消部分升幅。
首季,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淨額為5.49億元,去年同期為虧損1.04億元,反映外部管理的投資基金錄得公平值收益淨額1.95億元,去年同期虧損1.89億元,以及內部管理的公司資金的投資收益上升。EBITDA利潤率為76%,按年上升1%,按季上升2%。
今年第一季標題平均每日成交金額1278億元,與去年第四季大致相若,但按年則下跌13%。 首季滬深港通運作順暢,北向及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達970億元人民幣及375億元。滬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達5.64億元,按年跌12.01%,其中來自交易及結算活動錄得4.11億元,減少15.43%。期內,於港交所新上市的公司共18家,集資額合共67億元,按年跌55%。
戰略工作方面,港交所今年第一季宣布優化滬深港通交易日曆,北向交易和南向交易每年增加約十個交易日。滬深港通於3月正式擴大標的範圍,4家在香港主要上市的國際公司被納入港股通,另有1,034隻股票被納入滬股通及深股通。香港投資者識別碼制度亦於3月推出。新的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制度於2023年3月31日正式生效。新股上市申請勢頭仍然強勁,於3月底止,共有超過90宗申請在處理中。第一季推出的新產品包括兩隻ESG ETF及一隻比特幣期貨ETF。

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今年集團開局良好,2023年第一季的業績在歷來季度業績中名列前茅。該所會積極推進各項戰略,為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更多選擇和機遇,堅定聚焦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獨特優勢。他指儘管經濟疲弱影響了全球市場的成交額,但本港衍生產品市場在第一季繼續不斷增長。未來會繼續專注落實各項戰略工作,積極推動全球對話和互聯互通,並與地區及國際的持份者攜手合作、創造共贏,促進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港交所將繼續在人才培育、業務營運和市場發展方面審慎投資,提升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基礎設施的競爭力。
———————————————————————————————————————
上古金融集團旗下上古證券有限公司,為香港證監會持牌機構(第1、4、6類受規管活動),向各界企業及其股東於香港提供多種投資銀行及企業融資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香港上市、上市前私募、收購合併、財務顧問、股權及其他形式融資等。
上古金融集團誠意為各界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歡迎各合作夥伴及客戶與我們聯繫。
聲明:本平台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