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訂立涉外遺囑及涉港遺囑

前言

身邊很多中國人在國外居住生活,也有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居住生活,他們的資產分別在內地和國外,那麼於這些資產,是否應該通過訂立涉外遺囑的方式提前做好規劃。

 

是否應該訂立涉外遺

 

我個人認為,標準只有一個:只要有較多的資產在內地,不管是動產還是不動產還是股權,只要日後可能需要在內地處置財產的,均應該訂立遺囑。

 

原因是,只要涉外民事法律關係都有可能適用內地法律。如果不預先訂立遺囑,則不動產的法定繼承一概適用內地法律,動產的法定繼承也有可能適用內地法律,而內地法律規定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和子女,和很多國家和香港地區關於法定繼承的規定不一致,在這些地區中,配偶是唯一優先的第一順序繼承人。

 

涉外遺囑應如何訂立

 

個人建議,應按外國法律和內地法律分別訂立一個內容相同的遺囑。具體如下:

 

1.中國人在國外長期居住生活有較多資產在內地的,應分別按長期居住所在國法律和內地法律訂立遺囑;

 

2.外國人在中國長期居住生活有較多資產在內地的,應分別按國籍國法律和內地法律訂立遺囑;

 

3.外國人在外國長期居住有較多資產在內地的,應分別按國籍國法律和內地法律訂立遺囑。

 

同時訂立兩份遺囑的原因是

涉外民事法律關係最終都有可能適用內地法律

 

涉外遺囑成立可適用的法律

 

涉外遺囑只要符合以下任一法律規定,即為成立:

 

1.立遺囑時的經常居所地法律(如何確定經常居所地見本公眾號之前的文章,如何確定經常居所地);

 

2.立遺囑時的國籍國法律;

 

3.死亡時的經常居所地法律;

 

4.死亡時的國籍國法律;

 

5.遺囑行為地法律。

 

涉外遺囑生效可適用的法律

 

涉外遺囑只要符合以下任一法律規定,即為成立:

 

1.立遺囑時的經常居所地法律;

 

2.立遺囑時的國籍國法律;

 

3.死亡時的經常居所地法律;

 

4.死亡時的國籍國法律。

 

就算應適用外國法律,最終也可能因為損害

公共利益或無法查明等原因導致最終適用內地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係法律適用法》

第十條第二款

 

不能查明外國法律或者該國法律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

 

根據以上規定,不能查明外國法律時,就應該適用內地法律,而在實踐中,查明外國法律的責任往往落在了當事人身上,如果當事人在法院限定的時間內不能提供時,則法院會認定不能查明外國法律,直接適用內地法律。就算當事人能夠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有異議時,法官有自由裁量權裁定是否採用當事人提供的外國法律。因而,就算連接點只算適用外國法律的情況下,最終也有可能適用內地法律,因而,如果遺囑最終可能在內地執行,應同時按內地法律訂立一份遺囑。

 

注意點

 

(一)按照外國法律和按照內地法律訂立的遺囑關於內地資產的處置內容要保持一致;

 

(二)在域外訂立的遺囑,不管是按外國法律訂立還是按內地法律訂立的,均應按照內地法院對於域外證據的要求,在域外公證後再經過大使館進行認證;

 

(三)如果是因為長期居住地在內地,從而可能直接適用內地法律的,在訂立遺囑的同時應該同時收集長期居住在內地的證據,比如出入境記錄、居住證、居住登記、社區或管理處出具的居住證明;

 

(四)訂立遺囑時一定要諮詢委託內地家事律師,因為遺囑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書,各國對此都有不同的形式規定和實質要求,以下簡列內地法律的相關規定:

 

1.內地遺囑的形式要求

 

只能是公證遺囑、自書遺囑、列印遺囑、錄音錄影遺囑、代書遺囑、口頭遺囑中的一種。

 

2. 首選內地公證處公證遺囑的形式,如果因為在國外或公證處不願意辦理時,可以選擇自書遺囑的方式。

 

3.自書遺囑的訂立要點

 

1)遺囑所有內容必須由立遺囑親筆書寫;

 

2)如有多頁,每一頁都要寫上名字和日期;

 

3)落款處要寫上名字和日期;

 

4)塗改處要寫上自己和名字和日期;

 

5)日期要具體到年月日。

 

4.列印遺囑的訂立要點

 

1)要有兩個或以上見證人;

 

2)見證人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不能是繼承人或遺囑受益人或其厲害關係人;

 

3)見證人必須全程見證;

 

4)遺囑人和見證人必須每頁簽名、寫日期;

 

5)遺囑不能事先列印,只能現場列印等。

 

結語

綜上,只要內地在較多資產處理時,筆者建議均應按照內地法律訂立一份遺囑,且在訂立遺囑時應諮詢內地專業的家事律師,以最大可能保障遺囑的成立生效。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