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一季度的經濟數據出來後,市場上出現了“通縮”預期的聲音,很多財經自媒體都發表了是否進入通縮週期的觀點。對此,我們不做評論。
我們更關注的問題是:從歷史和現狀來看,如果全球進入通縮週期,哪些策略可以有效守護我們的財富。

通縮週期下一般會發生什麼?
在經濟通縮期,通常會發生資產價格(比如房產、股票、基金等)下跌或停滯的狀況,並伴隨著高失業風險,以及可能的滯漲。這些都可能會讓人們的財富遭受較大的損失,讓家族資產大幅縮水。
我們把時間撥回到1929年的美國,華爾街一片哀嚎,而在股市迎來致命一擊的前18個月裏,美股市場的牛市可謂如日中天,不可一視。
通過資料我們發現,當年股市的崩盤其實影響的人數其實非常有限,在接近1.2億的美國人口中,只有100萬左右的人參與股市投資,占比不到1%。影響的人那麼少,為什麼歷史上這一筆卻如此濃墨重彩?
這是因為股市崩盤影響的人數少,不代表引發的後果就小。當最富有的群體都圍繞著華爾街,享受了持續7年的大牛市之後,突然迎來了自由落體式的崩盤,沒有做好預防和應急機制的話,下場可想而知。當最富有的那群人都自顧不暇,何況其他人呢?
對於此次危機的報導中,提到了幾乎所有人面臨破產,而最可怕的是,股市的崩盤逼得美國政府在情急之下出了很多“昏招”,直接引發了之後持續了整整十年之久的經濟大蕭條。在此期間,美國的銀行與金融機構大面積倒閉,失業率急劇增加,工商製造業出現極大倒退,社會整體的消費需求銳減,逐漸擴散影響到了一億多的美國人,導致了1000多萬人失業,400萬學生停課,700萬人在饑寒交迫中永遠的離開了世間。
騰飛年代孕育的信心比黃金還要珍貴,整整20年的高速發展,讓當時的美國人民早就習慣了提前消費和借用杠杆,他們認為只要自己努力拼搏,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可是現實是殘酷的。趨勢不可逆,這是無數血的教訓換來的投資原則。
如果全球再次進入通縮週期,我們該做些什麼守護自己的家族財富呢?
在通縮週期內,社會財富可以說並沒有真的消失或蒸發,而是從一種資產形式轉移到另一種上,從一個帳戶裏轉移到了另一個帳戶裏而已。如果你什麼都不做,你的財富可能就會離你而去。

我們總結了歷史和最近幾個經濟週期的市場表現,給到大家這些策略和建議:
1、配置一定數量的黃金
人們常說信心比黃金貴重,但是如果市場上的投資者開始動搖並且恐慌,那麼還是黃金貴重。黃金在人類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直具有天然的貨幣屬性,避險抗通脹大家應該都知道,通縮為什麼也看好黃金呢?因為美元信用近年來被不斷挑戰,美國年末還可能進入降息週期,所以過往持有美元資產的邏輯不再那麼硬了,畢竟匯率如果大幅下跌,即使是年化5點幾的固收也不香了。
2、關注中下游優秀企業的股票
通縮往往從價格開始,因此鋼鐵、有色冶煉、電力、交通運輸、石油加工、輸送設備製造、電子、特種設備製造等行業將從中受益。對於沒有專業投研能力和強效風控機制的個人而言,我們還是建議以基金或者FOF的形式參與。
3、注意調整外匯投資中的資金比例
趨勢一旦出現往往無法逆轉,各國政府宏觀層面的調控會直接影響貨幣政策,分散持有不同幣種、不同國家及地區的資產,可以有效降低系統性風險帶來的帳戶損失。
4、可以投資指數基金
有這樣一些企業,它們在行業內佔據龍頭地位,技術和經營能力較強,現金流良好的企業,無論經濟環境如何變化,賺取利潤的水準不會劇烈波動,被人們稱作“漂亮50“。在通縮週期時,它們往往會有非常合理的估值適合長期投資,但是如果自己選股很可能踏空,還要面對人性的挑戰,所以不如在低位直接購買對應的指數型基金躺贏。
5、持有一部分現金類資產
現金類資產並不僅僅指通常的現金,還包括流動性極強、可以在短期內買進賣出或作為支付和再投資手段的資產,這些資產賣出後資金的到賬時間通常為t+1日或更短,這能有效保障我們的現金流健康,在遭遇不可回避的風險時還能有維持生活品質的底氣。
6、適當參與優質科創企業的股權投資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真正優秀的科創企業不但不會在通縮之下消亡折損,反而會在沉默的市場中突然爆發,比如微軟就是在石油危機的衰退中成立,用了10年時間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它給早期投資人帶來的回報不言而喻。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