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社部:我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達到峰值9.2億之後開始下降,去年年末是8.76億人。這種勞動力供給量的減少是在供給高位上的放緩,我們國家仍然是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發展中國家。從結構上看,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主要是大齡勞動力退出勞動力市場、數量下降較快,而青年勞動力數量則是穩中有增。據測算,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1662萬人,規模是創近年新高,就業總量的壓力還是比較大。
2、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2023年廣東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對並購出險和困難房地產企業專案的並購貸款暫不納入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用足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保交樓”貸款支持計畫等政策工具,保持開發貸款和債券融資穩定。為優質房企發行債務融資工具提供增信支持。
3、21財經:近期某省正對“地方國企拿地繳納土地出讓金化債”的情況進行摸底。具體而言,首先將化債資金來源進行穿透,關注土地出讓金是否來源地方國企拿地資金。其次,關注該國企繳納土地出讓金的來源以及購置土地用於專案建設的進展情況。
一、宏觀經濟
1、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截至2022年12月,我國線民規模達10.67億,互聯網普及率達75.6%。功能變數名稱總數達3440萬個,IPv6活躍用戶數達7.28億,5G基站總數達231萬個,同比提高7個百分點。移動網路的終端連接總數已達35.28億戶,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8.45億戶。短視頻用戶規模首次突破十億,用戶使用率高達94.8%。
2、商務部:2013年到2022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從1.04萬億美元擴大到2.07萬億美元,翻了一番,年均增長8%。與沿線國家雙向投資累計超過2700億美元。截至2022年底,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建設的境外經貿合作區累計投資達571.3億美元,為當地創造了42.1萬個就業崗位。沿線國家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完成營業額累計分別超過1.2萬億美元和8000億美元。
3、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投資移民申請人需要投資至少1000萬新元,成立新的商業實體;或投資至少2500萬新元,主要投資新加坡企業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畫基金;對家族辦公室的要求為至少5000萬新元。從3月15日起生效。此前的要求是向一家商業實體、基金或新加坡的單一家族理財室投資250萬新元。
4、日本厚生勞動省:2022年生活保障申請數量同比增長0.8%,達到23.69萬件,連續3年增長。可能是受到了長期疫情與物價暴漲的雙重影響。2022年12月的生活保障申請數量為1.77萬件,同比減少0.3%。是自2022年4月以來首次減少。
5、印度氣象局:2月的全國平均最高氣溫達到29.54攝氏度,達到1901年有記錄以來的同期最高水準。預計4月和5月大部分地區可能出現極端高溫天氣。高溫天氣導致電力需求大增,同時,長時間的持續高溫可能會對小麥產量造成影響。
二、國際資訊
1、亞洲:日經225指數跌0.06%,報27498.87點。韓國KOSPI指數漲0.62%,報2427.85點。
2、美股:道指收漲1.05%,報33003.57點;納指收漲0.73%,報11462.98點;標普500收漲0.76%,報3981.35點。
3、歐洲:英國富時100收漲0.37%,報7944.04點;德國DAX30收漲0.15%,報15327.64點;法國CAC40收漲0.69%,報7284.22點。
4、黃金:COMEX 4月黃金期貨收跌0.27%,報1840.5美元/盎司。
5、原油:WTI 4月原油期貨收漲0.60%,報78.16美元/桶;布倫特4月原油期貨收漲0.52%,報84.75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