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生育登記取消結婚限制,在網上引起熱議,並一度成為熱搜。除了四川外,還有廣東、安徽等多個省份,出臺了類似措施或公開徵求意見。
許多網友第一感覺是現在國家是不是大力提倡生育,鼓勵沒有結婚也能生育?
據官方回復:“辦理生育登記,是為了保證婦幼服務更好地開展,保障相關部門對當地人口的有效監測。《辦法》並非鼓勵不結婚生孩子,而是為了保證“未婚先孕”人群的權益”。你品,你細品。
同時,這也引發了許多網友對“非婚生子女”的關注,那麼,“非婚生子女”具有怎樣的法律地位,其撫養、上戶口、繼承權等,法律是怎麼規定的呢?
━━1━━
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民法典》及其他相關法律並未對非婚生子女的概念進行明確規定,一般認為,所謂非婚生子女就是兩個不存在婚姻關係的人生育的子女。
包括許多情況,例如情侶未婚先育、已婚男性或女性與其他第三者生育的子女等。
自1950年《婚姻法》頒佈以來,我國對非生子女的法律地位一直是有明確規定的,例如1950年《婚姻法》第15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受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或歧視”。
1980年《婚姻法》第19條規定“非婚生子女享受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最新的《民法典》第1071條也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
因此,在法律上,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在法律地位上是一樣的。
━━2━━
未婚生育費用的撫養
對於未婚生育的產檢、醫療費用,我國法律未做出明確的規定。
實踐中,一般依據公平原則,判令男方對女方做出適當補償。
少數侵權案例認為,未婚男方與女方發生性關係,並違背其意願致其懷孕,存在過錯,但又考慮到性關係發生上雙方自願,所以女方本人也要承擔部分責任,判令男方承擔部分賠償責任。
部分法院則認為這種問題屬於道德範疇,不屬於法院受理範圍,部分法院把女方流產所產生的費用,視為雙方共同債務處理,判決男女雙方共同承擔。
━━3━━
非婚生子女的撫養
雖然沒有結婚,但並不影響非婚生子女與親生父母的血緣關係,父母仍對非婚生子女具有撫養義務。
實踐中,如果父親不認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可以根據《民法典》第1073條第2款:“對親子關係有異議且有正當理由的,成年子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係。”的規定,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親子關係存在。
一旦確認親子關係存在,則可以要求男方支付撫養費。
撫養費的標準,所有子女都是一樣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的解釋(一)》第四十九條規定,撫養費的數額,可以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準確定。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一般可以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
━━4━━
非婚生子女的繼承權
既然非婚生子女在法律地位上與婚生子女沒有差別,則非婚生子女也依法享有繼承權。
根據《民法典》第六編第二章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的規定,法定繼承人的範圍及繼承第一順序為配偶、子女、父母;這的子女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係的繼子女。
因此,實踐中出現的父親去世後非婚生子女上門要求分割財產的案例,是有法律依據的,並且也會得到法院判決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繼承財產後,如被繼承人對外有債務,非婚生子女同樣需要以繼承財產為限承擔連帶責任。
━━5━━
非婚生子女申報戶口
在過去,非婚生育子女辦理登記難、上戶口難,以致成為“黑戶”的案例並不少見。
根據公安部《戶口居民身份證管理工作規範》(試行)第二十條規定:
嬰兒出生後一個月以內,父親、母親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憑《出生醫學證明》、父母一方的居民戶口名簿、結婚證或者非婚生育說明,向父親或者母親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出生登記。
非婚生育子女隨父親申報出生登記的,應當一併提供具有資質的鑒定機構出具的親子鑒定證明。
根據上述規定,非婚生子女的戶口隨母申報時,與婚生子女相比,僅需要多提供一份“非婚生育說明”,隨父申報時除了需要多提供一份“非婚生育說明”,還需要一份“親子鑒定證明”,也就是俗稱的DNA鑒定。
因此,按照法律規定,非婚生子女是可以正常上戶口的,並不需要以結婚為前提。這在今後將逐漸成為常態。
━━6━━
不要歧視非婚生子女
雖然法律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歧視,但實踐中,許多人會帶著有色的眼光看待非婚生子女。
這一般是“男方在外偷和小三生孩子”劇情看多了,其實對於孩子而言都是無辜的,是婚生子女還是非婚生子女,他們並沒有選擇權,每個出生的孩子都理應得到父母的關愛。
那些不顧家庭,違反夫妻忠誠義務與“小三”生育“私生子”的人,才是應當予以譴責的。
━━7━━
婚姻制度即將消滅?
既然非婚生子女也依法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全部法律權利,並且可以上戶口,各地也陸續取消了生育登記的結婚限制,那麼,今後隨著許多人對婚姻生活的厭倦,不結婚只生孩子的人群比例可能會大大提高。
這有問題嗎?從法律上來講完全沒有問題!
這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一種潮流呢?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