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十大趨勢:另類投資持續興起 ESG日益重要

在後疫情時代的背景下,加上數字化的加速,財富管理領域面臨多重挑戰。

 

本文分享了海外研究機構總結的2023年財富管理領域應優先考慮的十大趨勢,希望能夠給您帶來啟發。

 

1. ESG投資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近年來,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投資獲得了巨大的吸引力,許多投資者希望讓他們的投資與自身價值觀保持一致。 2023年,隨著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尋求機會投資於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的公司,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繼續下去,因此能夠提供一系列ESG投資選擇的財富管理機構將能夠很好地吸引和留住客戶。

 

彭博資訊的一份報告預測,到2025年,全球ESG資產將超過53萬億美元,約占預計管理資產總額1405億美元的三分之一。

 

此外,五分之一的資產管理公司表示,他們的客戶首選的可持續投資方法是優化其現有投資組合的ESG得分。

 

43%的超高淨值人士和39%的40歲以下高淨值人士可能會要求對其公司提供的產品進行ESG評分。

 

這種轉變迫使資產管理者將其戰略調整為更具社會責任感和可持續性的選擇。資產管理公司正在努力提高他們的ESG 評級能力,無論是在內部還是通過與專門從事 ESG 資產績效衡量的財富科技公司合作。

 

2. 監管要求不斷增加

   

UCITS(可轉讓證券集體投資計畫)基金正準備從2023年開始向零售投資者的PRIIPS KID過渡,並實施ESG監管,它們還必須遵守2020年9月推出的歐洲證券和市場管理局流動性壓力測試指南。這些準則要求基金經理對其基金的資產和負債進行壓力測試,包括潛在的贖回請求,以管理流動性風險。

  

除這些要求外,UCITS、AIFMD、MiFID、EMIR、Solvency II、附錄IV、OPERA和其他法規下的DTCC對賬已經對財富管理人施加了廣泛的報告義務,要求他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努力遵守監管。

 



3.千禧一代的財務管理與他們的父輩不同

 

年輕一代的投資者在選擇他們的顧問之前,會自我教育並進行研究。這一代人的心態變化也反映在投資習慣轉向考慮環境和社會問題(如ESG)的產品上。

 

這一變化迫使財富管理公司重新考慮其報價、客戶體驗和諮詢策略,以吸引千禧一代。

 

4.數位化成為公司的優先事項

 

在疫情時期,數位化是公司的優先事項。

 

數位化是指通過數字設備以靈活、簡單、安全和有保障的方式自動獲取用戶的過程。從客戶的角度來看,由於以數字方式安全傳輸必要的檔,初始資訊收集階段被減少、變得流暢和簡化。

 

初步階段的簡化顯著改善了客戶體驗。例如,68%的客戶期望在疫情危機後實現 100%的數位化。

 

對於財富管理公司,數位化可自動創建新客戶帳戶並減少與客戶的交流。 此外,數位化減少了紙張的使用並消除了檔的物理存儲。

 

5.提供數字報告體驗

 

在資本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優秀的報告經驗可能是培養忠實客戶和吸引新客戶的關鍵因素。

 

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尋求通過客戶門戶提供數字報告體驗的財富管理機構,使他們能夠近乎即時地查看業績和風險指標,並深入研究個人安全級別的詳細資訊。 對於尋求差異化服務的資產管理公司而言,僅憑靜態、定期報告已不足以滿足他們的需求。

 

6.科技在財富管理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技術正在改變財富管理方式,這一趨勢在2023年將會進一步持續。能夠利用技術簡化運營、改善客戶體驗並提供更好結果的財富管理機構將擁有顯著優勢。 這包括使用強大的投資組合管理軟體,以及逐步採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來自動化投資決策等。

 

7.家族辦公室模式繼續擴大

 

超高淨值個人的數量在10年內幾乎翻了一番,從2010年的10.2萬人增至2020年的20.09 萬人。同期,他們的財富增長了76%。

 

伴隨著這種結構演變的是新客戶的崛起,他們有更複雜和個性化的財務諮詢需求,因此新一代家族辦公室將興起。

 

家族辦公室模式正在全球範圍內發展,參與者與單一家族相關聯(單一家族辦公室),其結構可滿足多個家族(多家族理財室)的需求,這些家族辦公室可能是獨立的,也可能位於銀行或管理公司內部。

  

家族辦公室模式的增長尤其受到高度定制化預期的推動,這超越了“簡單”的投資組合管理。家族辦公室模式可以整合尋求專業知識、財富管理願景和廣泛服務的投資者的願景和價值觀。

 

8.另類投資持續興起

 

近年來,私募股權、房地產和對沖基金等另類投資獲得了巨大的吸引力。2023 年,我們預計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因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尋求機會來實現投資組合多元化,並可能產生更高的回報。能夠提供一系列另類投資選擇的資產管理公司將能夠很好地吸引和留住客戶。

 



9.加強風險管理

 

在市場波動時期,投資者對風險管理抱有很高的期望。資產管理者必須具備穩健的流程和高質量的風險報告,以及提供廣泛分析的能力,包括投資組合敏感性、情景、壓力測試、風險貢獻、流動性分析以及業績貢獻和歸因。

 

此外,強大的風險管理框架,每天自動監控監管和基金風險狀況限制,並對任何違規行為發出警報,對於維護基金的完整性也至關重要。

 

10.利用數據

 

隨著資產管理者尋求提高運營效率,他們正在審查他們的數據策略,以提高用於投資組合分析、客戶報告和監管報告的數據品質。遵守監管報告要求的能力通常取決於整合和聚合來自多個系統的數據的能力。

 

許多財富管理機構發現遺留系統難以處理所需的大量數據,尤其是在將新的 ESG 或風險指標整合到投資組合分析和報告中時。 準確及時的數據對於全面的績效和風險報告也是必不可少的。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