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海外研究機構圍繞設立家族辦公室(以下簡稱為“家辦”)的注意事項和關鍵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和分析,提供了有一定價值的經驗總結。
本文篩選和總結了專家的一些關鍵意見和建議,希望能為讀者們提供一份解決關鍵問題的指南。
01、關鍵事項的調查結果
近期,海外研究機構圍繞設立家辦的關鍵事項進行了深入調研,以下為調研結果:
一,誰真正需要家辦?
· 55%的調查對象認為是超過1億美元的多代家族
· 18%的調查對象認為是希望是以為投資目的彙集資金的多個家族
· 13%的調查對象認為是超高淨值個人,如企業家
二,當家辦成立並運行時,最大的痛點是什麼?
· 25%的調查對象認為是創建流程
· 30%的調查對象認為是招聘員工困難
· 27%的調查對象認為是投資流程和理念
· 18%的調查對象認為是整合來自多家銀行和託管人的資訊
三,家辦是否應該將中後臺職能外包給第三方?
· 在假設第三方是安全和穩健的前提下,85%的調查對象認為應該將其外包
· 15%的調查對象沒有將家辦的中後臺職能外包給第三方
四,在為家辦尋找技術解決方案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是什麼?
· 25%的調查對象認為是成本
· 34%的調查對象認為是一個系統與多個系統(投資組合管理、財務報告、會計、文檔存儲)的功能集成度
· 23%的調查對象認為需要易於實施
· 18%的調查對象認為是能夠自動聚合來自不同銀行和託管人的數據/報告
02、家辦的關鍵決策
對於任何考慮設立家辦的家族來說,有四大關鍵步驟至關重要:
首先,家族需要研究家辦的類型並決定家辦的設立地點;
其次,家族需要在其選擇的司法管轄區找到合適的銀行、律師和其他專業顧問;
第三,家族必須做出正確的申請和備案。
第四,隨著審批時間的推移,他們需要考慮如何組織運營、人員配備以及需要與哪些外部合作夥伴合作。

其中,家辦選擇成立單一家辦(SFO)還是聯合家辦?
對此,首先家族要厘清兩者的差異:
用簡單的術語來講,單一家辦管理一個家族的資產和財富(可能包括控制家族企業),通常最終由該家族控制。單一家辦通常有一個專業團隊,如律師、投資專家、稅務顧問,負責管理資產並監督其他方面,如慈善事業、培訓、發展、繼任規劃、保險以及家族的一系列事務。
聯合家辦就像一個單獨的家辦,服務於多個家族。聯合家辦的所有者可能是其資產由聯合家辦管理的某些家族,或者聯合家辦的創始團隊。在新加坡,聯合家辦需要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頒發的註冊基金管理公司RMFC資格的資本市場服務許可證(CSML)。簡而言之,聯合家辦是一個管理多個或多個家族的資產或財富的實體。
家辦在選擇家辦設立地點時需要合理的建議和仔細的分析,最好獲得關於該司法管轄區的客觀建議,而不是簡單地接受任何人不太公正的指導。
在選擇家辦的設立地點上,主要考慮因素應包括以下幾點:
1. 地緣政治和政治穩定;
2. 法規和政府稅收/財政激勵;
3. 相對於本國司法管轄區的居住地(家族完全脫離某些國家的住所、稅務和其他監管網路並不容易,可能需要家辦之外的其他結構,如信託或基金會);
4. 所需資產管理規模方面的合格標準(新加坡在這方面的要求遠高於迪拜和阿聯酋其他地區);
5. 在金融、諮詢、法律、會計、信託等領域提供正確的專業建議和支持;
6. 生活方式、教育、安全、通信等基礎設施便利程度,以及住房和醫療健康條件。
03、十大關鍵問題
在家族做出以上決定後,需要考慮以下十大關鍵問題:
一,成本。
在新加坡和香港設立家辦的成本不菲,但全球金融中心如蘇黎世、倫敦、紐約、東京等地,也是如此。
二,招聘人才。
家辦在招聘合適人才方面面臨一定的難度。因為他們與來自銀行、私人銀行、保險公司、獨立財富管理公司和其他許多機構的任何實體都有直接競爭。此外,家辦在員工留任方面也面臨一定挑戰。
三,結構。
家辦的結構必須是全面的、量身定制的,並應避免控制權過於集中在“一只手上”,以防實控人死亡、疾病或喪失工作能力。此外,專家們還特別強調家族不要“本末倒置”,尤其是不要過度關注政府的激勵措施,例如新加坡的“13O”計畫、稅收和其他訴求。
四,獲得正確的建議。
家辦在選擇合適的公司與之合作和尋求建議時,不能只追求最便宜的。因為這是一項昂貴的投資,必須正確實施,因此服務品質至關重要。對此,家族要做好功課,尋找經驗豐富的顧問,並準備好支付適當的費用以獲得適當的指導。

五,專家意見。
在確定合適的專業服務提供商時,服務品質至關重要。真正的價值來自於經驗,來自對家族定制需求的理解,來自於採取長期的方法來幫助每個家族實現他們的商業目標和共同願景。
六,瞭解關鍵影響。
例如,如果某個家族主要對家辦的投資移民類型任務感興趣,他們需要認識到新加坡的13O計畫是一種稅收激勵,對獲得居留權沒有幫助。此外,13O不會免除客戶在其他司法管轄區的CRS義務。
七,瞭解細則。
例如,在新加坡,成為永久居民 (PR) 實際上並不是那麼“永久”,根據一位律師的說法,它需要每三到五年更新一次,而更新通常需要具備一定天數的居住證明以及其他經濟貢獻和社會貢獻。
八,未來的義務(經常被忽視)。
家辦不要忘記相關的義務例如新加坡的年輕成年男性需要服兵役。因此,客戶還需要考慮成為永久居民(PR)對男孩的影響,除非有醫療豁免或其他情有可原的情況,否則男孩在年滿18歲時必須在新加坡完成兩年的國民服役。
九,展望未來。
專家報告指出,在涉及稅務申報、全球報告、多轄區合規等領域的相關趨勢時,一些家族的認知通常存在重大差距。
十,請耐心等待。
通常,家辦完成註冊所需的時間至少為 6~12個月,這不可避免,而且通常會更長。
04、香港一直在反擊
近年來,全球越來越多的超高淨值人士選擇新加坡作為其家辦設立的地點,同時,越來越多的聯合家辦也在利用新加坡先進的基礎設施,在當地乃至全球建立及擴大客戶群。
新加坡為超高淨值人士在財富管理、法律、會計、諮詢等服務方面提供了深入廣泛的服務,在移民/居留、教育、醫療、保障、住房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為超高淨值人士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和品質。
專家報告稱,就新加坡市場而言,家辦基本上分為兩類:
一種類型是真正的家辦,其中有多代人,多個分支機構,由大家族集中資源,花時間研究如何正確地管理財富。這樣的家族正在從企業管理轉型到財富管理,肯定需要一個家辦。在某種程度上,他們在構建一項重大風險管理和財富保值工作。
第二類,即由移民驅動的家辦,特別是在新加坡和阿聯酋。
極其富有的家族通常會在新加坡設立家辦,以進行投資移民。他們經歷了建立家辦的正常設立流程和障礙,但他們的主要目標更多是圍繞獲得定居身份和居留權,並為其關鍵成員獲得在該國公民身份。
在這些案例中,委託人不太關心家辦結構、信託投入、家族治理和章程,簡而言之,他們的運作更加初級,主要使命是將新加坡作為安全港。
在亞洲,香港也一直在反擊。香港是離岸財富管理行業知名中心,不僅為該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而且幾十年來在全球財富管理領域享有盛譽,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並以完全國際化的方式,具備先進的監管環境和高度發達的財富管理基礎設施和生態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對於設立家辦的吸引力仍然很大,即使新加坡在某些方面超過了香港。有關香港的專家觀察到,香港在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和能力方面具有特定優勢。此外,迪拜乃至更廣泛的阿聯酋正在考慮為設立家辦的家族提供更多的服務。
但無論在何地設立家辦,超高淨值人士及其家族都必須採取正確的步驟,在穩固的基礎上建立其家辦,獲得適當的許可和合規,並達到適當的規模和人員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