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特區政府統計處公佈的一組數據,截至今年6月,所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數目為8978間,中國內地駐港公司數目為2114間,占23.5%。 同時,內地駐港公司數目從2019年起穩居榜首,超越美國、英國。
按母公司所在的國家/地區分析,今年中國內地駐港公司數目繼續穩居榜首,之後分別為日本有1388間、美國有1258間、英國有655間、新加坡有463間。
19家「中概股」回流香港
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表示,香港作為大灣區「9+2」城市之一,與內地增加經貿活動,內地企業在港建立分部很正常,也可把香港作為拓展國際市場的窗口。香港有很多IPO公司都是內地企業,內地企業在港上市需滿足監管機構要求,建立分部門與港交所對接。
近年,不少在美國股市掛牌的中國企業已轉到香港上市。2019年,阿裏巴巴在香港聯交所進行二次上市,由此開啟在美中概股回流香港上市的序幕。截至今年3月,有19家「中概股」發行人透過第二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回流香港,其總市值占所有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超過七成。
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表示,目前香港的上市公司有一半以上都是來自內地企業,香港可吸引外資投資內地市場,私營企業可在港以上市、集資等方式開拓市場。
1993年,青島啤酒成為首家來港上市的國企,截至今年7月底,已有1400家內地企業在港上市,占香港上市公司總數50%以上;以總市值計算,內地企業占港股總市值近80%。
深圳外資中90%是港資
在內地企業看準時機來港開公司或上市的同時,不少港資也伺機北上闖一番事業。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約6400多家港資企業在一河之隔的羅湖經營,港資企業占外商投資企業比重高達90%。
港企北上開拓事業亦為香港發掘機遇增添勝算。由於內地的市場規模遠比香港多元,不少在內地發展成熟的產業在香港及海外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據瞭解,有港企借鑒內地的共用充電器租借站服務,引進香港發展,再拓展至海外。
不管是內地公司駐港,還是港資北上,都是共飲一江水,兩地的發展密不可分。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