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金管局聯合調查 去年購買投資產品人數增加5%至77萬人 結構性產品續為主要銷售產品種類
證監會與金管局近日發表有關持牌法團和註冊機構於2021年銷售非交易所買賣投資產品情況的聯合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疫情持續及市場環境困難,但購買投資產品的投資者數目卻增加5%至770,000名,而從事投資產品銷售的公司總數亦微升至390家。
調查結果是根據呈報在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匯報期)曾銷售投資產品的合共327家持牌法團及63家註冊機構所作的回應而得出,涵蓋受訪公司在匯報期内向非專業投資者客戶、個人專業投資者及部分法團專業投資者銷售非交易所買賣投資產品的情況。
在2021年銷售的50,150億元投資產品中,結構性產品(23,850億元或48%)依然是受訪公司主要銷售的產品種類,其次是集體投資計劃(14,910億元或30%)及債務證券(8,180億元或16%)。按購買投資產品的投資者數目計算,集體投資計劃是最受歡迎的產品。
主要受惠於相關科網及科技股在2021年上半年交投暢旺,股票掛鈎結構性產品的總交易額上升5%至16,740億元,而集體投資計劃的整體交易額則在認可集體投資計劃銷售的帶動下上升5%至14,910億元。
債務證券的總交易額受利率前景不明的拖累而減少23%至8,180億元,加上其他結構性產品的銷售下滑,是導致持牌法團及註冊機構於2021年的投資產品整體銷售下跌12%的主因。
共有70家公司使用網上平台銷售投資產品,較上次調查時增加了21%。集體投資計劃仍是最受歡迎的產品類別,佔網上總銷售的91%。在投資於集體投資計劃的客戶中,約有65%在網上進行交易,而相關網上交易佔所有集體投資計劃的總交易額的18%。
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兼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表示調查顯示,儘管市場環境困難,但零售投資者在投資市場的參與度與日俱增,而且越來越多公司趨向使用網上平台進行分銷。
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表示是次聯合產品調查鞏固了證監會與金管局在監管方面的協作,並加強了雙方對市場的監督。該調查亦為其在保護投資者方面的政策制定及監管工作提供了有用的資料。
———————————————————————————————————————
上古金融集團旗下上古證券有限公司,為香港證監會持牌機構(第1、4、6類受規管活動),向各界企業及其股東於香港提供多種投資銀行及企業融資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香港上市、上市前私募、收購合併、財務顧問、股權及其他形式融資等。
上古金融集團誠意為各界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歡迎各合作夥伴及客戶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