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額保單在某些情況下或會成為生意的好幫手
保險公司對保費高達20萬元以上的大額保單,審查非常嚴格,如要求年保費是年收入的10%-20%。
巨額保單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張資信名片,資金周轉不靈時,保險公司亦可提供保單貸款,貸款的額度目前最高在保單現金價值的70%-80%(具體按保險合同上的規定)。
同時,現在企業的風險準備金都存在銀行,但這筆錢放到銀行有個致命風險:一旦企業財產因債務被法院凍結時,風險準備金也會被凍結,失去其本來作用,企業就有可能因失去流動資金而崩潰。
如果企業此前有為企業職工投保的大額保單,企業就可以拿著保單到保險公司辦理質押貸款,維繫企業的生存。所以,保單有時比風險準備金更能抵禦企業的風險。
案例1 許多企業主的妻子存有很多“私房錢”,似乎可以作為將來丈夫生意挫敗後的應急資金。但這些“私房錢”在法律上是不成立的,它還是妻子和丈夫的共同財產。雖然丈夫暫時不知道,但當他一旦有債務而被追償的時候,這些“私房錢”仍將被拿走,並不能起到為家庭保全財產的作用。怎麼辦?
妻子用這些“私房錢”去買保險。當丈夫生意挫敗時,即使家裏的房產、汽車都被拿走,這張保單還是可以保留的。到時只需要到保險公司辦理質押手續,就可以拿到現金,保全家庭財產,這也就是保險的避債功能。
案例2 隨著民營經濟的興起,許多人都採取股份制,合夥制創辦企業。民營企業一般規模小,抗風險能力較弱。比如說,一家企業有三個股東,一旦三人中有一人出了意外,這個股東的家屬可能會要求撤股,而此時當初的投資早已經變成了固定資產,企業就會因為一方股東撤股而面臨解體的危險。若這個股東的家屬不撤股,其家屬不懂經營管理也會讓企業遭受損失。
上述問題,用股東互保的辦法就可以輕易解決,即三個股東都買保險,受益人是其他股東。這樣即使一個人出了意外,也可以用賠償費贖回這個人的股份,企業仍然能保持正常的發展。
保險作為風險管理的工具,能通過法律的形式把財富移植到將來。
中小企業主的財富存在四大隱憂
01企業經營風險
市場行情風雲變化變幻,企業利潤率日見微薄,投資市場跌宕起伏,如何保存企業經營利潤、防範投資不慎對財富的腐蝕,成為每個高端人士日益關注的問題。
02家庭財富風險
很多企業家的家庭財富和企業財富合二為一,甚至有的企業家因為企業的破產而造成家庭財富的用於還債。
03健康風險
目前有高達90.6%的企業家處於不同程度的“過勞”狀態,企業高層管理者每週工作時間超過60小時,各種“商務病”纏身,甚至出現英年早逝。
04稅收風險
企業經營稅賦繁多,高收入者又要申報年度收入,未來遺產稅徵收迫在眉睫,如何合理轉移財富,不至於“富不過三代”,成為高端人士的心病。
保險對企業主的意義
1、保全財富,保證家庭富裕生活。把企業利潤和家庭財富用一種安全穩健的方式保存下來,不論企業經營好壞和投資損益,家庭高品質生活得到保證。保險既在事業蒸蒸日上時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也能在處於困境時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
2、避債功能。《合同法》規定受益人的保險金請求權來自人身保險合同的規定,故受益人獲得的保險金不屬於被保險人的遺產,既不納入遺產分配,也不用於清償被保險人生前債務。
3、避稅功能。國外一般都有較高的遺產稅稅率,中國遺產稅雖然尚未開徵,但是未來確有開徵的可能,而保險就是最好的規避遺產稅徵收的投資工具。
4、風險轉移工具。高端人士各種人身風險,如健康、意外,可以通過保險方式轉移給保險公司,讓自己能夠沒有後顧之憂,全身心投入事業的開拓中去。
保險本身不具備直接投資的功能,只是風險管理和理財工具。
對富人來講,保險可能不會讓你更有錢,但當你和你的財富面對不可預測的世界時,保險會讓你變得更加容易把握未知的將來。
很多企業家都希望自己的資金周轉得越快越好。而一般的保險產品都具有融資手段,保單一般隨時可以質押變現,只要需要就可以到銀行或保險公司按照相應的貸款利率進行質押貸款。
保險單這時就相當於存摺,流動性大大加強。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