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資本市場快訊: 2022年9月30日

調查指逾八成跨境理財通投資者有意增加投資 ESG投資感興趣

 

「跨境理財通」在去年10月啟動至今快將推出滿一年,根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資料,目前粵港澳三地有超過40間銀行參與試點,務求為區內居民提供無差異的金融服務。截至7月底,港澳投資者2.2萬人,內地投資者超過1萬人,涉及跨境滙劃1.18萬筆,涉資11.91億元人民幣,主要覆蓋存款、基金及債券等中低風險類別產品。


匯豐(00005)近日發布調查指,大灣區居民對跨境投資持續表現濃厚的興趣,有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受訪者當中,分別有75%的北向和85%的南向投資者準備在未來12個內增加對計劃的投資,打算增加5-10%的投資者比例最高。


調查發現,受訪者傾向透過「跨境理財通」作中長期投資。約三分之二的南向受訪者打算進行中期(6-12 個月)投資,四分之一會長期持有(1年以上)。北向受訪者則分別有56%及33%計劃作中期及長期投資。  




匯豐指,大多數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受訪者至今仍可取得4%或以上回報。近乎全部投資者 (98%) 表示有信心未來12個月「跨境理財通」的投資回報率有機會達到他們的預期,分別有61%的南向及 45%北向投資者期望獲得7-9%年度收益率。


調查亦顯示,能源、科技、天然資源、生物科技以及醫療為受訪者最感興趣的五大投資領域。另高達91%的南向受訪者及72%的北向受訪者對 ESG 投資感興趣。  


中銀香港(02388)副總裁陳文近日接受訪問時表示,「理財通」是一個綜合型的機制,投資者需時摸索新投資渠道及產品,相信「理財通」長遠能同時為南北向投資者帶來分散投資的效果。目前該行每月的「理財通」開戶數字持續增加,有信心隨着疫情紓緩,可讓跨境理財更活躍。


陳文指出,投資者對「跨境理財通」的認知及興趣不斷上升,而中銀香港的「理財通」開戶數字持續按月 增長,「大灣區的民間財富龐大,是香港規模的倍數概念,而中港兩地的人流及資金流都正推動區內經濟發展,為香港理財服務帶來機遇。」


財政事務及庫務局副局長陳浩濂日前在一本地論壇表示,會總結「跨境理財通」推行以來的經驗和市場意見,對其進行優化,包括產品、額度、銷售安排及參與機構數目等,未來並會進一步擴大互聯互通範圍。  他又表示,深圳市政府去年來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本港會積極推行措施,並總結經驗,吸引更多內地發行人來港發行包括綠債在內的人民幣債券。


根據貿發局數據,大灣區在2021年人口達8670萬,本地生產總值達1.96萬億美元;廣東省港澳辦數據亦指出,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存款由2019年的20.6萬億元人民幣,增長至2021年的26.3萬億元人民幣,增長27.68%,對個人理財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上古金融集團旗下上古證券有限公司為香港證監會持牌機構(第1、4、6類受規管活動),向各界企業及其股東於香港提供多種投資銀行及企業融資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香港上市、上市前私募、收購合併、財務顧問、股權及其他形式融資等。


上古金融集團誠意為各界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歡迎各合作夥伴及客戶與我們聯繫。 


———————————————————————————————————————

上古金融集團旗下上古證券有限公司,為香港證監會持牌機構(146類受規管活動),向各界企業及其股東於香港提供多種投資銀行及企業融資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香港上市、上市前私募、收購合併、財務顧問、股權及其他形式融資等。

上古金融集團誠意為各界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歡迎各合作夥伴及客戶與我們聯繫。

本文件僅供參考之用,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交易安排、服務、投資產品或其他事項提供建議或推介,亦不構成出售或購買任何證券、衍生或結構型商品合約的要約或招攬。本文件不應作為上古國際集團(上古)或其關聯公司對提供或安排任何交易融資或購買任何與此有關連的證券所作出的要約或承諾。

聲明:本平台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