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開通一周年之際,匯豐今日發佈的調查顯示,超過八成參與投資的受訪者有意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跨境理財通”投資,並對投資前景抱有信心。
調查顯示,在已參與“跨境理財通”的受訪者中,85%的“南向通” 和75%的“北向通”投資者表示有意逐步增加“跨境理財通”投資,其中計畫增幅在5-10%之間的投資者占比最高,南北向比例分別為44%和34%。雖然在增加投資方面較為謹慎,大灣區投資者普遍對“跨境理財通”的投資回報感到樂觀,近乎全部投資者 (98%)都相信有機會實現預期收益。

這項調查旨在定期瞭解大灣區居民參與“跨境理財通”的需求及投資偏好,主要針對擁有100萬元以上(以當地貨幣計)流動資產的群體,共有來自大灣區11個城市的2,000名居民參與了調查。
匯豐中國副行長兼大灣區辦公室總經理陳慶耀表示:“儘管過去一年市場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大灣區投資者對參與‘跨境理財通’仍然興趣不減,反映了大灣區經濟融合正持續驅動區內居民的跨境投資需求增長。尤其令人鼓舞的是,多數投資者通過‘跨境理財通’實現了理想的回報,也對投資前景充滿信心。我們預期,隨著‘跨境理財通’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拓展,將有更多區內居民通過這一機制分享大灣區發展紅利。”
調查發現,多數受訪者傾向通過 “跨境理財通”做中長期投資。約三分之二的南向受訪者打算進行中期(6-12個月)投資,四分之一會長期持有(1年以上);北向受訪者打算作中期及長期投資的占比分別為56%及33%。
對於未來一年的投資回報預期,南北向受訪者中均有七成左右希望年化收益能超過7%,其中預期收益為7-9%的受訪者比例最高,有超過六成南向投資者預期能夠實現這一區間收益,高於北向投資者的四成半。而能源、科技、自然資源、生物科技以及醫療健康是投資者最為看好的五大投資領域。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對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投資都感興趣,但南向受訪者(91%)遠高出北向受訪者(72%)近二十個百分點。
被問及如何能增加“跨境理財通”的吸引力時,約四成的現有投資者選擇提高個人投資額度、增加更多中等風險產品和引入遠程業務諮詢服務。有興趣但尚未參與計畫的受訪者則把簡化開戶流程和允許遠程開戶視為主要影響因素。
調查還詢問了受訪者資產配置的市場偏好,結果顯示,香港依然是大灣內地城市投資者的首選跨境投資目的地,有近九成受訪者選擇;同時,中國內地也是最受香港受訪者青睞的跨境投資市場,選擇比例近七成。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