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淨值人群的家庭必須秉承四大財富思維:財富安全思維、財富增值思維、財富和諧思維、財富長遠思維。這是實現家族財富永續的基礎。
01.財富安全
▍法律安全
家族在其發展和傳承中,面臨著各種各樣已知和未知的風險。家族財富安全面臨的首要風險是法律風險。由於中國家族普遍缺乏法律意識或法律意識淡薄,過分考慮短期利益、抱持僥倖心理,進而導致行為的不規範,這使家族隱藏著巨大的法律風險。
對高淨值家族而言,當前有三大法律安全隱患:扭曲的政商關係、扭曲的融資關係和模糊的產權關係。
扭曲的政商關係。政商關係自古就是一個複雜而敏感的問題,法治框架下的政商合作為社會創造了巨大的財富,而遊走於法律制度之外的勾結,無論對經濟的發展還是社會管理制度的完善均極具破壞力。
扭曲的融資關係。充足的資金保障和良性的資金周轉是民營企業得以生存的根本。然而,我國很多企業依賴扭曲的融資關係,這是高淨值企業家面臨的又一大法律風險。融資問題誘發違法犯罪,已成為民營企業的一大危機,明智的民營企業家不能不予以重視。
模糊的產權關係。第三大法律安全隱患是模糊的產權關係,實踐中最為普遍和典型的便是財產代持。基於家族的特定目的,進行資產代持或其他產權安排本無可厚非,但是如何選擇代持的對象與整合代持的結構,以期最大限度避免產權模糊的風險,是需要認真深思的問題。

▍財務安全
高淨值家族在現代社會中可能面臨的財務風險包括:利率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風險、政策風險、通脹風險、經營失敗的風險等。
要保障財務安全,需建立安全的融資結構,並充分利用風險對沖工具和保險工具。
安全的融資結構。融資結構是指企業在取得資金來源時,通過不同管道籌措的資金的有機搭配以及各種資金所占的比例,即自有資金(權益資金)及借入資金(負債)的構成態勢。融資行為的合理與否能夠通過融資結構反映出來,而融資結構的合理與否決定了企業財富風險的大小。
家族企業的擁有者不應短視,一味追求高杠杆、高負債,而應衡量家族企業所處的經營發展階段,從家族企業目標的最佳實現出發,構建安全、高效、均衡的融資結構。
風險對沖。在國外,成功的企業普遍採用衍生金融工具來避險,我國企業家也應當增加對風險管理的關注度,這與家族企業的永續經營目標息息相關。企業面臨的風險主要有三種:商品價格風險、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
商品價格風險產生於投入要素或產品價格的波動;利率風險產生於利率的波動;外匯風險產生於本幣可兌換外幣的匯率波動。
風險對沖的核心在於管理系統性風險與非系統性風險,規避或縮小企業的風險敞口,保持企業經營平穩運行。具備理性的風險對沖意識以及掌握有效的風險對沖工具是保障企業財務安全的有效手段,也是家族企業健康經營的必修課。
財產保險。財產保險是保障家族財務安全的另一可靠抓手。
保險,在經濟上是一種制度設計,在法律上是一種合同行為。保險可以對特定危險的後果提供經濟保障和補償,提高個人乃至整個社會整體對危險損失的承受能力。對於家族而言,保險是重要的財務規劃和財富保護工具。
相對於個人保險而言,家族保險更具優勢。家族保險除了能對風險造成的損失進行補償,還能和家族信託、家族稅務籌畫和家族投資等組合運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保險服務潛力。
但是在實踐中,家族保險的風險緩釋功能被大大低估了。
▍生活安全
家族保障從生活安全開始。高淨值家族需要防範家族成員的生命健康風險,家長辭世、夫妻離婚、成員內訌帶來的家庭變故風險,以及企業惡化帶來的債務風險。
家庭變故風險。重要的變動包括三種:家長辭世、夫妻離婚,以及成員數量日益龐大所帶來的家族內訌。
隨著家族的代際繁衍、“開枝散葉”,成員會越來越龐雜。因此,即使沒有家長辭世、夫妻離異,家族成員之間仍然可能存在內訌和鬥爭。如果處理不好,便會導致家族趨於敗落,甚至分崩離析。
企業經營風險。高淨值家族還應當防範企業經營惡化、債務風險對家庭成員正常生活的影響,將企業主的個人、家庭的財富隔離於企業經營風險之外。
如果企業家沒有事先為家庭或者個人預留一筆“絕對安全”的資產,一旦風險來臨,將會造成難以承受的後果。
企業家可以在境況優渥的時候設立信託基金,作為企業經營風險的“防火牆”。和保險一樣,信託同樣有著強大的風險隔離效果。
信託財產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而存在,這種獨立性使得信託財產不受委託人、受託人或受益人的債權人追及,也不受委託人其他財產變動的影響,實現財產隔離功能。

02.財富增值
▍個人與家庭的財富增值
家族財富的保有和傳承應當是一個動態增值。對於個人與家庭的財富增值而言,最關鍵的要素是“專業”,專業的眼光和技能。個人和家庭所擁有的非企業類財富的效益最大化,離不開精巧而複雜的資產配置。
以信託公司為首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可以為家族提供“所羅門式的智慧”,家族長於“創業”,而信託公司長於“理財”。
信託公司的優勢是可以綜合配置運用信託財產,不僅可以採取存款、同業拆放、貸款、融資租賃、標準化和非標準化資產的買入返售等債權性投資方式,還可以採取股權投資、證券投資、實物投資以及各種財產權利投資等權益性投資方式。
▍企業財產的經營性增值
從世界範圍的成功家族情況來看,多數家族的財富是通過成功經營企業創造的。理想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企業,通過經營企業來積累財富,是最常見也是最佳的獲得和保持財富的方法。
如果說對於一般財富的增值而言,最關鍵的要素是“專業”,那麼對家族企業而言,最關鍵的要素便是“遠見”。
成功的家族企業懂得從長計議,會儘量避免短期和個人行為,反對商業決策的投機性,提倡穩健性。家族企業的投資時間表會較常人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存在本質的區別。
成功的家族要與專業人士保持長期的合作關係,因為他們需要這些專業人士的幫助,確保企業的利益得到保護和家族的計畫得以實施。對於家族企業來說,耐心是一種美德。
03.財富和諧
家族同代及不同代際之間的關係,是影響家族財富的“內力”。家族與社會、家族企業與雇員之間的關係,是影響家族財富的“外力”。
▍家族內部:規劃+治理
家族成員是家族和家族企業生存、發展及壯大之基點。
但隨著家族財富的積累,家族成員之間容易產生一種微妙的關係:一方面,家族成員整體上享有共同利益,家族的繁榮是每一個家族成員都期望的;但另一方面,家族成員作為單獨的社會個體,擁有自身的利益訴求,為了實現個人利益,可能不會顧及家族利益,甚至將個人需求淩駕於家族之上。
隨著家族成員的代際遞增,愈發龐大的家族規模會令家族關係更為複雜,潛在的利益衝突也會加劇。如果處理不當,潛在矛盾會轉變為現實衝突,家族成員關係惡化,甚至“反目成仇”。
如果不對家族關係作出預先規劃,並設計合理的家族治理體系,家族紛爭通常難以避免,無法永遠保持“和諧”。
▍家族外部:責任+慈善
家族企業是家族財富的主要形態,企業家也是我國高淨值人群的主體,企業層面的和諧要求企業家營造良性雇傭關係,共同分享成長。
企業的成功及其財富,不僅源於企業家自身的決斷力和領導力,更是眾多員工同心協力、共同努力的結果。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善待員工、人性管理、塑造良性雇傭關係,令企業成為員工的溫馨家園,如此,才能凝聚力量、推動企業發展。
沒有優秀而富有歸屬感的員工,就不會有傑出的家族企業,遑論家族基業的百年傳承。
社會方面,每一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之中,與社會休戚相關。家族企業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因於個人的智慧、努力與付出,但社會也是極為重要的因素。
沒有社會提供的政策、制度、市場及其他公共產品與服務等支持,企業自無發展之理。企業發展起來以後,企業家應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反哺社會,樹立和諧的社會財富觀,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企業家對個人價值的追求和對社會價值的實現具有內在一致性。一旦樹立和諧的社會財富觀,正確處理個人、企業與社會的關係,那麼,企業家在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是在不斷的創造社會價值,企業也更容易獲得長遠發展。
在回饋社會的形式中,人們最為熟悉也最常採用的便是慈善。慈善事業在國外異常繁榮,許多名門望族都選擇設立家族慈善基金會的形式,來從事慈善事業、貢獻社會。
04.財富長遠
“長遠”一般指家族財富的代際傳承保有長於100年,或跨越四代人以財富安全思維、財富增長思維、財富和諧思維為基礎。
▍家族財富的助推創造
一個家族如果想將財富傳承至遙遠的未來,就必須明白一個事實:每一代都應是創造財富的一代,而不能是坐吃山空的一代。換言之,“富二代”、“富三代”也必須是“創二代”、“創三代”。實踐中,家族助推創造的途徑豐富多樣。
值得注意的是,助推創造只是家族久遠發展的戰略之一,不能以此為名綁架後輩的夢想和追求,而應尊重家族中每個個體的個性發展。畢竟,促進個體幸福從而提升總體幸福感才是家族的命意所在。
因此,家族財富管理價值觀的另一重境界是助推創造,並且是“個性定制”的助推創造。正如中國古人詩雲:“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但不論是菱、稻,抑或荷花,核心都在一個“種”字,即因材施教、因勢利導。
▍家族文化傳承
久遠財富觀的另一個要求是傳承家族文化。家族財富絕不僅指物質財富,企業家在創造物質財富的過程中,還負有創造可以為家族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的使命。
不同於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往往是不能用貨幣進行計量的。好的精神財富不論是對企業家家族的本身還是對整個社會而言,都是一筆非常寶貴的財富。
家族文化在創造和傳承的過程中,會顯現出雙重效應:“對內效應”和“對外效應”。
家族文化的對內效應。百年家族之所以能枝繁葉茂,核心因素是家族精神與文化的傳承。如果一個家族創造並實踐的具有代表性的治理體系是建立在一系列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基礎之上,這些共同的文化和價值觀體現了該家族的“不同之處”,那麼它就可以成功地保有財富超過百年。
家族文化是家族基業長青的基石,是家族之魂。縱觀一些百年企業,能支撐其長久發展的是家族(企業)精神。百年家族之所以能枝繁葉茂,核心因素也是家族精神與企業文化的傳承。
家族文化的社會效應。企業家的精神財富,既是其個人財富、家族財富,也是社會財富。家族精神、企業文化,不僅對家族、家族企業的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也能夠推動社會財富的累積和良性發展。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