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8月22日,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迎來年內第三次調整,我國已建立存款利率的市場化調整機制,銀行存款利率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以及1年期LPR掛鉤,接下來大型銀行的存款利率也會出現一定程度下降。
1
是否會對保險業形成影響?
央行通過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的下調帶動LPR的下行,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為重點行業領域的需求恢復提供更好的環境,以貨幣政策的適度調整助力經濟穩增長。
那麼,LPR下調是否會對保險業形成影響?
一方面,LPR下降將降低社會整體融資成本,險資整體淨投資收益率也將面臨壓力。另一方面,從負債端角度看,銀行理財收益率也將伴隨LPR下降而下降,從而利好儲蓄型業務。
雖然LPR下調對保險業直接影響並不大,但利差風險加劇,儲蓄型產品的預定利率、結算利率高企,也將增加公司潛在利差損壓力。以今年一季度為例,投資收益率出現大幅下滑,但險企主力產品的預定利率、結算利率依然高企,尤其是很多中小險企,很多產品的預定利率都維持在3.5%左右,萬能險結算利率依然維持在4%以上。
在投資收益率大幅下滑的背景下,高企的負債端預定利率、結算利率等將進一步加劇險企的利差損風險。
2
儲蓄型保險迎利好
在當下降息的大環境中,大多數資產包括銀行存款、國債都沒有辦法保證當前利率可以長期持續,因此建議投資者珍惜能夠長期鎖息、安全穩定的投資產品。
儲蓄型保險,是把保險功能和儲蓄功能結合起來的產品,既具有傳統保險產品的保障功能,客戶又能獲得儲蓄收益。如果在保險期內不發生保險事故,保險公司會在約定時間到期時,按照合同約定向客戶返回一筆錢。
以儲蓄型保險產品增額終身險為例,其投資期限更長、鎖息期更久,而且產品還可以動用保單貸款來兼顧流動性,在當下確實是屬於不可多得的投資產品。
每次降息政策發佈,都是銷售儲蓄型保險產品的好時機。比如上個月出現的銀行存款利率“倒掛”現象,再到此次LPR下調,保險代理人都會在各大社交平臺廣而告之,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更容易下單儲蓄型保險。
原因很簡單,只要每個月有餘錢,有儲蓄需求,都可以選擇存進儲蓄型保險。尤其在利率下行趨勢下,甚至出現負利率(實質利率扣除通脹後所得的利率為負數),放進儲蓄型保險的這筆錢都能以合同裏的現金價值或3.5%的預定利率增值。
3
儲蓄型保險優勢
從投資期限角度來說,儲蓄型保險(尤其是長期的年金險、終身壽險等)的投資期很長,保險儲蓄會穿越若干個經濟週期,經歷經濟的繁榮與蕭條,經歷利率的升高與走低,同時保持一個長期、適中的收益水準。
這個收益水準在經濟上行週期可能並不是特別有吸引力,但是在經濟下行週期(尤其是低息環境中)一定會給投資者帶去相當可觀的投資回報。
從投資安全的角度來說,保險產品的經營主體是保險公司,受到國家金融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擁有一套完善的償付能力體系來防止保險公司經營出現資不抵債的風險,安全性遠超一般性的金融理財平臺,破產倒閉的概率極低。
絕大多數的保險產品(指常見的傳統保險、分紅保險和萬能保險,不包括投連險)都擁有較高的保證收益,投保持有一定時期後就一定能保本保息。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