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京瓷公司近日在官網宣佈,京瓷公司創始人、日本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已於8月24日去世。稻盛和夫去世前擔任京瓷公司名譽會長、日本電信運營商KDDI最高顧問、日本航空公司名譽顧問等職務。8月24日稻盛和夫因衰老在京都家中去世,享年90歲。
京瓷公司是國際知名的高科技企業。2010年日本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時任京瓷公司名譽會長的稻盛和夫受日本政府委派出任日航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主導了日航的破產重組。
有句話說得很對:“真正看透這個世界的人,都是在用苦難修行。”
改變將就的生活,就要主動逼自己,逼自己跳出舒適區,去做那些讓自己感到痛苦的事。
凡是能讓你變好的事情,過程都會有疼痛。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歲月靜好。今天你不逼自己,明天生活就一定會來逼你。
本文摘取了稻盛先生著作《京瓷哲學》、《思維方式》、《活法》、《幹法》、《活法伍:成功與失敗的法則》中的精彩片段,希望閱讀後能對您有所裨益:
一、人都是逼出來的,不逼自己一把,
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
即使遭遇困難,也決不逃避。
當你陷入困境、苦苦掙扎時,如果抱有“無論如何也必須成功”的緊迫感,就會發現平時忽視的現象,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線索。
人們常說“火災現場的爆發力”這句話。
當人被逼入絕境時,只要抱著誠實的態度,正視現實,迎難而上,就能發揮出平時難以想像的力量,絕處逢生。
人往往趨向於避難就易,因此,要時時有意識地把自己逼入後無退路的精神狀態,這樣就能夠催生出連自己都驚訝的成果。
尤其在環境惡劣的時候,更要謹記這個道理。為了解決各種問題,我經常故意把自己逼入絕境。
面對殘酷的現實,不是選擇逃避,而是選擇與問題正面交鋒,故意把自己逼入困境。
我從地方大學畢業後,進入京都的“松風工業”工作,在那裏開始了精密陶瓷的研究,但我事先並沒有熟練掌握相關專業知識,算不上是優秀的技術人才。
我原本感興趣的是石油化學,尤其是與合成樹脂相關的有機化學,這是我大學時主攻的方向,也是畢業論文的預定主題。
可由於我在畢業前遲遲找不到工作,最後總算得到了一份屬於無機化學領域的制陶工作,所以只能臨時把畢業論文的主題改為無機化學,臨陣磨槍完成了論文。
但我對無機化學並不感興趣。隨著不斷的努力研究,我終於成功合成了新型陶瓷材料。
後來我才知道,在我之前,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的研究機構已經開發出了同種材料,而在他們研發成功的一年後,我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實現了該材料的合成。
於是,這種材料成了松風工業當時的主打產品,也是後來京瓷創立初期的主打產品。
按理來說,我這種人畢業於地方大學,且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根本不可能成功合成這種新材料。
而我之所以能成功,便是由於採取了把自己逼入絕境的方法——心中抱著“無論如何也要讓研究出成果”的強烈意念,全身心投入研究,以至於把自己逼到近似“瘋狂”的極限狀態。
在這過程中,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突然如閃電一般遊走全身。我獲得了“靈光閃現”的瞬間,並得到了啟示,從而使研發取得了成功。
《京瓷哲學手冊》裏有這麼一句話——只要拼命努力,把自己逼至極限,終會得到“神靈的啟示”。

當然,靈感源於每個人自身的努力,但我覺得可以認為是神靈看到我們苦苦摸索的樣子,而動了惻隱之心,於是給予了我們啟示。
與困難正面對峙,把自己逼進極限,這樣的精神狀態就能擊破“認為不可能”的成見,催生出意想不到的成果。
這樣不斷積累,就能在人生劇本中注入生命,並讓它在現實中展現。
二、人生道路上,
必須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全力以赴奔跑
我經常用馬拉松作為比喻,來和員工們講述京瓷的經營。
“京瓷是一家剛剛誕生於京都的企業,就像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拼命努力練習長跑,但他穿著膠底的連襪鞋和細筒褲,十分寒酸,根本不像馬拉松選手。但是,看到他拼命奔跑的樣子,有人說:‘看樣子他能跑上一陣。’於是從背後推了他一把,年輕人跌跌撞撞跑起了馬拉松,跑進了企業競爭的經營比賽。”
京瓷創業於1959年。京瓷的參賽是非常晚的。
在這場比賽中,有很多百年老店的大企業,他們就像擁有豐富經驗和良好實績的著名馬拉松選手們一樣,很早就開始了訓練。
這樣的企業非常清楚應該如何合理分配體力,才能跑完42.195千米的全程。此外,還有很多戰後快速發跡的企業家,他們充滿活力,積極參與競爭。
有個叫京瓷的新人選手姍姍來遲,加入比賽。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從鄉下來的業餘選手,如果還是按照自己的節奏慢悠悠跑的話,根本沒有勝算。
所以,我一開始就全力奔跑,也就是用百米衝刺的速度跑馬拉松。我夜以繼日,拼死狂熱地工作。
看到這種的景象,員工和投資人自然都提醒我說:
“這樣蠻幹,這麼拼命地工作,會把身體搞垮的。企業經營是長途賽跑,像你這樣一開始就拼命狂奔的話,會喘不上氣,中途就會倒下,不可能跑到終點。”
但是我認為,既然已經參加了比賽,就要用百米衝刺的速度,多少也要縮短與領跑陣營之間的距離。
而且,如果一開始就註定無法獲勝,那麼至少也要在前半程拼命衝刺,多少也要讓世人認識到我們的存在。所以,我堅持全力奔跑。
於是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持續奔跑,我們並沒有倒下,仍然健步如飛。
而且,公司不斷發展壯大,超越了那些原先領先的企業,成為行業第一。
姑且不說真正的馬拉松,在人生和經營中,以百米衝刺的速度持續奔跑,是完全可能的事。
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請大家一定不要選擇輕鬆安逸的道路,一定要迸發熱情,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認認真真度過每一天。
三、唯一能改變現狀的,是自己
在我年少時,不幸罹患肺結核。好不容易治癒後,失敗挫折與我的緣分卻仍然未斷。
考大學第一報考志願沒考上,只好進了一所地方大學。雖然大學學習成績優秀,但畢業時,正逢經濟不好。
我沒有背景,沒有門路,就職考試屢試不中。我們這些地方新辦大學的畢業生,有時甚至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我不禁詛咒世道不公,感歎自己命運不濟。
我這個人為什麼就這麼命苦呢?買彩票,前後的號碼都中獎,單單我的不中。
最終,在一位大學教授的幫助下,我總算進了京都一家生產絕緣瓷瓶的工廠。
進去後才知道這家企業非常破舊而且面臨倒閉,工資遲發是家常便飯,而經營者一族還內鬥不斷。
好不容易進入的公司卻是這種狀態,和我同期進去的幾位大學生一見面就發牢騷,每天商量的就是何時辭職。
不久他們找到了新的工作,相繼辭職而去,最後只剩下我孤家寡人。
人是很奇怪的,一旦被逼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反倒想開了,輕鬆了。
既然怨天尤人無濟於事,不如將心境來個180度大轉變,乾脆把精力投入工作,全身心沉浸於研究吧。
於是我把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逼迫自己天天專心做實驗。
作為心境變化的反映,研究成果也開始顯現。看到好成果上司就表揚我,這促使我更加投入,於是又產生了更好的結果。由此進入了良性迴圈。
在改變自己心態的瞬間,人生就出現了轉機。此前的惡性循環被切斷,良性迴圈開始了。
在這個經驗中,我明白了一個真理,就是人的命運決不是天定的,它不是在事先鋪設好的軌道上運行的,根據我們自己的意志,命運既可以變好,也可以變壞。
就是說,自己身上發生的一切事情,都是由自己的心製造出來的,這是一條根本性的原理。
經過各種挫折和曲折,我終於明白了這個貫穿於人生的真理,這一真理刻進了我的心底。
經歷人生的大起大落,明白了自己的命運由自己的雙手開拓,即使是這樣的智者,他們的幸與不幸,人生的低谷與高峰,毫無例外,也是由他們自己的“心相”招致的。
自己撒下的種子,必定會在自己身上開花結果。

不錯,命運這東西,在我們的人生中儼然存在,但是它不是人力無法抗拒的“宿命”。命運可以隨著我們心態的改變而改變。
唯一能改變命運的就是我們的心,人生由自己創造。
四、凡是能讓你變好的事情,
過程都會有疼痛
前面說過,我開發的“U字形絕緣體”成為製造電視機顯像管必不可少的部件,我們公司接到了松下電子工業的大量訂單。
就是這個產品讓搖搖欲墜的公司有了起死回生的希望,全公司的期望集中到我一個人身上。
也正是這時的技術和業績奠定了日後京瓷公司發展的基礎。而且這個“最初的成功體驗”讓我悟到一個重要的道理:
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努力地去生活、去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那傢伙真可憐。”那時周圍的人都這麼說。我想人有一個時期處在這種不幸的境遇裏也未必是壞事。
人這一生,如果不體驗痛苦和煩惱,就很難有大的發展,就不會抓住真正的幸福。
我的人生中曾遭遇過無數的困難和挫折,但恰如奧賽羅棋盤上的黑棋一下子返歸白棋一樣,困難和挫折後來都變為成功的基礎。
現在回顧起來,我感覺到,當初認為痛苦的事情後來全都給我帶來了好結果。
這麼想來,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點,或許也正是我最大的“幸運”。
比如,我不幸進入了連年虧損的松風工業公司,同期來的大學生中只剩下我孤零零一個人的時候,“稻盛君真可憐,大學裏很用功,成績這麼好,卻只能待在那樣的破公司裏,運氣太差,他的人生今後不知會怎樣呢。”
朋友們這麼評價我,不知是同情還是嘲笑。
看到同事們一個個憑各自的本領開拓進取,自己卻無處可去,只能一個人龜縮在這倒楣的公司裏——一種絕望感讓我幾乎精神崩潰。
但是,現在想來,正是這種不幸或考驗教我懂得,只有拼命工作,只有主動逼自己做出改變,才能給人生帶來好運。
從這個意義上說,苦難和挫折是神賜予我的最好禮物。

在逆境中堅持認真工作,拼命努力,我現在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築在這個基礎之上的。如果不經歷苦難和挫折,考進了名校,就職於大企業,我的人生就完全不同了。
不管是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自己處在何種境遇,都要抱著積極的心態朝前看,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努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五、 真正看透這個世界的人,
都是在用苦難修行
經受各種風浪的衝擊,嘗盡人間的苦樂,或幸福或悲傷,一直到呼吸停止之前,我們都不懈地、頑強地努力奮鬥。
這個人生的過程本身,就像磨煉靈魂的砂紙,人們在磨煉中提升心性,涵養精神,帶著比降生時更高層次的靈魂離開人世。
我認為這就是人生的目的,除此之外,人生再無別的目的。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摯的努力。在這不懈的工作的過程中,就體現了我們人生的目的和價值。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有時我們甚至怨恨神佛,為什麼只讓我經歷那麼多的苦難?
但正是這些苦難才能磨煉我們的靈魂。把苦難看作考驗,我們需要這樣來思考問題。
所謂人生中的苦難,乃是錘煉自己人格的絕佳的機會。
能夠把考驗看作絕佳的成長機會的人,再進一步說,現世的人生,是上蒼賜予我們提升心性的一段時間,是上蒼賜予我們磨煉靈魂的一個場所——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結出豐碩的成果,才能給周圍的人們帶來無盡的幸福。
海明威曾說:“優於別人,並不高貴,真正的高貴是優於過去的自己。”
每經歷一次痛苦,就是完成了一次蛻變,遇見了一個更好的自己。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