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上半年少賺27% 日均成交額挫近3成 新上市公司共27家
港交所(00388)公布中期業績,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集團收入及其他收益總額達89.37億元,股東應佔溢利達48.36億元,分別較去年高位下跌18%及27%。
港交所稱,在不明朗且波動的市況下,期內香港證券市場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1,383億元)較2021年上半年的半年度新高減少27%,而ETF平均每日成交金額(97億元)則上升59%,衍生產品市場的期貨及期權平均每日成交合約張數(1,308,817張)亦增加8%。上半年滬深港通交投表現持續強韌,債券通北向通成交量亦繼續強勢增長,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人民幣312億元,按年升17%。

新股市場方面,2022年上半年相對平靜,於港交所新上市的公司共27家,集資額合共197億元,較2021年上半年下跌91%。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上市機制實施後,今年上半年共有兩家SPAC在港交所上市,集資20億元。港交所稱,儘管期內新股數目減少,聯交所上市費收入增加3,300 萬元,主要源於被沒收的首次上市費增加。於2022年6月 30日共有189宗新上市申請正在處理中。
業績報告提到再鼎醫藥﹙09688﹚成為主板首家由第二上市轉為主要上市的公司,而阿里巴巴﹙09988﹚及嗶哩嗶哩﹙09626﹚亦宣布計劃於2022年年底前轉為雙重主要上市。就此,港交所行政總裁歐冠昇表示這些中概股的「回家」短期或會為香港帶來資金流入,但他更希望企業可自由選擇上市地點,不希望港交所成為他們唯一的上市選擇,而是基於香港市場的活力、流通量,以及監管環境而選擇來港上市。
港交所上市主管陳翊庭說,不會預測有多少中概股以雙重或第二上市方式在本港上市,但年初已修改海外發行人上市制度,方便中概股回流,最終仍取決於企業因應合規成本及融資等考慮。
另一金融機構證監會近日亦發表季度報告,第二季盈轉虧,淨虧損9481萬元,投資損失7792.2萬元。期內審閱了69宗新上市申請,按年大減42.5%,包括6宗來自尚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的申請,2家海外上市公司在主板作雙重主要上市。收購及股份回購交易方面,證監會上季審閱了79宗申請,按年減少28.2%,但按季增加19.7%。
———————————————————————————————————————
上古金融集團旗下上古證券有限公司,為香港證監會持牌機構(第1、4、6類受規管活動),向各界企業及其股東於香港提供多種投資銀行及企業融資服務,包括但不限於香港上市、上市前私募、收購合併、財務顧問、股權及其他形式融資等。
上古金融集團誠意為各界客戶提供專業服務,歡迎各合作夥伴及客戶與我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