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商界滿意新檢疫安排,李家超:新格局下香港充滿機遇!

昨日(17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香港高峰論壇2022」上作主旨演講時表示,「一國兩制」讓香港在過去25年走向成功,亦會讓香港走向更美好的將來。他表示,在國家「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十四五」規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之下,香港充滿機遇。 



製圖:健宗


李家超:向世界講好香港故事

 

「香港高峰論壇」2010年由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創辦。今年論壇由中總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主辦,以「新格局下的區域合作新機遇」為主題。

 


「香港高峰論壇2022」昨於會議展覽中心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左六)與一眾嘉賓出席活動。中新社

 

李家超於主旨演講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七一重要講話」內容指,「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他說,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是新的開始,是時候驕傲和自信地向世界宣告香港的成功,讓我們可以向世界講述香港的成就。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作主旨演講。中新社

 

李家超指,25年前,東盟是香港第五大貿易夥伴,2010年成為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而在疫情下,去年雙方貿易仍錄得正增長。香港與東盟自貿及投資協定去年2月生效,也使雙方關係更進一步。他提及,香港若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將提升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而香港連接大灣區內地城市也將是一大優勢。

 


位於香港青衣的九號貨櫃碼頭。中新社

 

對於新屆政府推出「3+4」檢疫新安排,李家超表示,明白香港與國際聯繫的重要性,但除了要維持香港競爭力,亦須保障公眾健康和生命。他又重提11月將會到泰國曼谷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峰會,親自向國際夥伴保證香港在地區合作上的堅定承諾,講好香港故事。

 

金立群:發揮香港風險管理作用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致辭時表示,疫情和地緣政治因素影響之下,國際間合作顯得非常重要。在金融合作工作中,作為區域銀行中心及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表現出色;在專業會計和解決糾紛的工作上,香港亦得心應手。相信在中央有需要幫助時,香港可發揮風險管理作用。

 


金融機構林立的香港中環。中新社

 

金立群續稱,疫情導致環球供應鏈斷裂,部分國家和地區尋求自給自足,惟面對一定風險。他強調,跨境合作和聯繫可帶來經濟效益,繼續提升經濟合作是無可改變的趨勢。

 


葵涌貨櫃碼頭。香港中通社

 

他又提及,香港鄰近龐大的碳市場,發債方面有優勢,包括可利用金管局結算系統發債,相信香港可在亞洲零排放轉型扮演重要角色。

 

鞏固香港「超級聯繫人」角色

 

中總會長袁武指,香港一直是推動內地和周邊地區貿易合作的重要橋樑,深信在國家全力支持下,香港連接內地與國際的「超級聯繫人」角色將更為鞏固和深化,並在促進區域經貿合作上發揮更關鍵作用。他續指,中總致力於拓展香港周邊地區的經貿聯繫,深化彼此交流合作,並積極做好商會的「橋樑」工程,推動香港、內地和海外工商企業更密切的聯繫,共同拓展更廣闊的營商發展空間。

 

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致辭時表示,今次論壇主題契合香港當下發展形勢,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他提出三點建議:擔當使命,推動香港繼續發揮獨特重要作用;履職盡責,推動中央對香港的支持舉措落地見效;守正創新,推動香港經濟實現更好發展。

 

中總永遠名譽會長蔡冠深致辭時表示,在祖國堅定支持下,香港將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並作為連接中國內地、東亞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重要平台發揮更大作用。他強調,香港可以扮演「C.I.O.」角色(即連接器Connector、投資者Investor和運營商Operator);可以利用其國際網絡幫助內地企業控制風險,並確定和篩選潛在商業夥伴。香港也是許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首選地點,也是這些公司擴大中國內地特別是大灣區業務市場的良好起點。

 

丘應樺:用軟實力展示香港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右)作專題討論。 中新社

 

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昨出席香港高峰論壇時重申,香港已申請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這是香港作為轉口港重要的里程碑,取得成員資格或需時18個月。他期望香港成為國際夥伴與內地之間的重要中間人,將周邊地區生意進一步引入內地,並協助內地商家走進國際。

 

恢復航空服務至關重要

 

丘應樺稱,香港一直努力與其他地區透過自貿協定(FTA)合作,而香港與東盟的協定則更具標誌性,特別是與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等地的貿易量明顯增長。惟香港與日本及韓國仍未簽署自貿協定,他期望加入RCEP可增加香港與韓日的貿易、服務、IT交流等機會,並成為香港長線和策略性的發展機遇。

 


香港國際機場。香港中通社

 

疫下香港航空服務及陸路交通服務一度大幅受阻。丘應樺表示,隨着疫控措施進一步放寬,恢復航空服務對恢復經濟非常重要,港府正與相關營運商討論對策,以協助世界各地及中國內地與香港恢復往來。

 

丘應樺明年將出訪柬埔寨等國家,向東盟及海外國家宣講在香港經商的優勢,包括「一國兩制」、法治及稅制等。他表示,希望可通過「軟實力」與對方交流,如引領海外客商來香港西九博物館參觀,或加深學生之間交流,讓他們將香港實情向海外宣講。

 

孫東冀加速推進港深創科園建設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昨在香港高峰論壇上表示,新屆政府會突破傳統思維,以前所未有的「香港速度」,加速推進港深創科園建設,盡早投入服務。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中新社

 

「談到產業創新,香港本身的經濟發展史就是最好的教科書。」孫東表示,香港產業結構自開埠以來經歷了多次革命性轉型,至今天,面對國際政經環境的複雜多變和區內不同經濟體間的激烈競爭,香港必須未雨綢繆,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就此,除了持續鞏固並強化香港傳統優勢外,特區政府近年來亦積極推動創新科技發展。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香港中通社資料圖片

 

他強調,本屆政府會以前所未有的「香港速度」,加速推進港深創科園建設,盡早讓港深創科園投入服務。另外,亦會積極推動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的發展,並與深圳科創園區聯動,打造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實現「一國兩制」下,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

 

再工業化不走舊路

 

「特區政府亦着力以多管齊下的方式豐富創科人才庫,驅動創科發展和實踐科技產業化。」孫東說,未來會加大力度培養並挽留人才留港發展,並善用香港國際化優勢,積極延攬海內外科研人才、研發團隊,甚至科企高管等高端人士等來港發展。

 


香港科學園園區一角。中新社

 

他還談到,推動再工業化不會走傳統製造業的舊路,而是發展以物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及智能生產工序等為基礎,但不需要用地太多的高端先進製造業。期望透過發展基建、匯聚人才、提供資金、提升技術等措施全面推動再工業化,加速香港產業多元化、拉動香港經濟增長、創造更多優質的就業機會。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