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屆香港特區政府上任約一個半月以來,先後修訂多項防疫措施,日前更果斷地將從海外及中國臺灣地區抵港者的入境檢疫安排改為「3+4」模式,即3天酒店強制檢疫加4天醫學監察。
行政長官李家超日前表示,輸入個案的走漏風險低於1%,比本地社區傳播風險還要低,對香港整體疫情的影響極輕微,新措施既不會額外增加內地防疫風險,無礙香港與內地正常通關的商討進程,亦能令香港「動起來,活起來」。他透露,特區政府正不斷與內地透過充分的溝通相互瞭解、建立互信,以盡力減少兩地人員往來的不便。

李家超指出,現屆特區政府每次調整防疫政策時都是基於五大原則(見表),今次調整入境檢疫措施亦體現這五大原則。
防疫「減辣」 風險可控
在五大原則中的不「躺平」方面,他強調特區政府致力減少確診個案的目標不變。入境檢疫措施「減辣」對本地疫情的影響輕微,因為輸入個案走漏進入社區的風險低於1%,比社區本地傳播風險還要低,故「減辣」風險是可控的。再配合「黃碼」、檢測等區分各抵港人士播疫風險的精准手段,使抵港者無須為該1%風險而承受不必要的不便。
李家超強調,新的抵港檢疫安排也適用於內地、澳門等地的入境者,除了「回港易」或「來港易」計畫抵港人士繼續不用強制檢疫,該兩計畫以外的內地及澳門抵港者,7天居家強制檢疫也改為3天居家檢疫,其後4天自行監察。

保護全港750多萬市民的生命安全是特區政府的職責及使命,而李家超表示,生命與生活同樣重要,「風險可控下保障生命安全外,亦要保障日常生活,除了工作,市民心靈健康、社會氣氛和日常生活都好重要。」新措施的目標都是希望整個香港可以在風險可控下「動起來,活起來」,以發揮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和價值。
「3+4」檢疫方案會否顧此失彼、影響香港與內地正常通關?李家超堅定地表示,由於「3+4」方案並沒有額外增加香港社區爆發風險,自然對內地也不會帶來額外風險,故不存在該方案使兩地正常通關愈來愈難。
「在決定我們的防疫措施上,既要考慮是我們特區自己的措施,是特區管治方面的決定,亦都要配合我們國家的防疫政策。因為我們作為整個國家的一部分,所以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一定要確保我們不會將任何風險增加給內地,亦希望讓內地明白我們為何這樣做。」

施政報告重點搶先睇
與內地部門溝通無間
在尊重內地防疫政策下,特區政府爭取為北上、南下人士減少不便。李家超指,現在香港的確診個案數字還較多,而內地在防疫上也面對風險挑戰,大家在管控風險的同時,「都抱著減少(通關)不便、起碼在減少不便上,有空間看看怎樣做。」
他形容與內地部門溝通無間,溝通層次也不低,「我的感覺是,對方瞭解香港情況,我們提出的時候,雙方有想解決問題的態度,我也把對方的問題看成我的問題,對方把我的問題看成他的問題。在這個基礎下,我們始終會有一些實際可行的辦法。」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