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要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2025年財富管理總規模達30萬億元以上


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近日公開徵求加快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的意見。


深圳的目標是打造要素集聚、業態齊備、開放融合的現代化財富管理生態圈,財富管理行業規模、創新能力、開放水準、影響力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2025年,深圳的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財富管理總規模達30萬億元以上,吸引培育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財富管理機構不少於100家,註冊的QFLP、QDIE、WFOE PFM試點機構不少於300家。

吸引培育超100傢俱有較強影響力的財富管理機構

8月11日晚間,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關於公開徵求《關於加快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的意見(公開徵求意見稿)》(簡稱《意見》)意見的通告。

根據《意見》起草說明,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共開展調研座談35場,涉及70餘家機構,收集整理財富管理機構發展中的問題和意見建議,並將其轉化為政策內容。調研座談涵蓋銀行、銀行理財子公司、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金融機構,以及深圳“一行兩局”、深交所、各區、行業協會、科研院校等等。

《意見》提出,到2025年,(深圳)銀行、證券、保險、基金、信託等財富管理總規模達30萬億元以上,吸引培育具有較強影響力的財富管理機構不少於100家,註冊的QFLP、QDIE、WFOE PFM試點機構不少於300家。

《意見》結合深圳產業發展特色,突出建立健全行業發展產業體系、科技賦能財富管理行業發展、大力發展跨境金融三個鮮明的特色,政策亮點包括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方式組建財富管理發展產業基金、鼓勵港澳資及外資銀行在深圳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等。

25條意見:包括深化深港互聯互通、支持香港機構拓展內地市場等

《意見》就加快推進深圳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建設,提出了25條意見。其中,為促進金融機構落戶發展財富管理業務,對落戶財富管理機構符合相關條件的,給予不超過5000萬元的一次性落戶獎勵。

值得注意的是,為加強深港財富管理合作,擴大財富管理市場開放,包括3條意見:

深化深港財富管理市場互聯互通。支持深圳財富管理機構深入參與“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有序擴大投資額度和產品範圍,探索同一銀行集團的境內外分支機構提供理財產品的跨境諮詢、售後等服務。推動交易型開放式基金(ETF)、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不動產投資基金(REITs)等投資產品納入“深港通”互聯互通投資標的,擴大跨境金融資產轉讓試點品種和規模。

支持發展跨境及離岸財富管理業務。暢通深港兩地人民幣雙向流動管道,鼓勵深港兩地財富管理機構積極參與“深港通”“債券通”“跨境理財通”“互換通”等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提升人民幣在跨境投資中的使用比例。支持深港兩地共同開發更多以人民幣計價、交易的金融產品,提高境內外主體配置人民幣金融資產的便利化水準。

支持香港財富管理機構拓展內地市場。建立服務香港財富管理機構入駐的綠色通道,爭取在金融監管部門支持下降低香港財富管理機構准入門檻。支持具有長期投資意願的香港銀行、保險、證券、基金等金融機構,在深圳設立外商獨資財富管理機構,或與中資機構合資設立外資控股或參股的財富管理機構。

 

金融已是深圳支柱型產業

 

深圳金融局在檔起草說明中表示,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與居民財富保值增值意識的逐漸覺醒,財富管理業務日益成為各金融機構戰略轉型的重中之重,大力發展財富管理已成為行業共識。

 

深圳金融局認為,財富管理行業迎來空前發展機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不斷增長的居民財富。伴隨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實現了較快增長,國內財富完成了較大的累積。根據《中國財富報告2022》,2021年中國居民財富總量達687萬億人民幣,2005到2021年年均複合增速高達14.7%,充分凸顯了中國的財富實力。

 

根據高盛最新的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居民個人可投資資產總規模達31萬億美元,2016至202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1%。預計到2025年,中國居民的可投資資產總規模將達到50萬億美元,2021至2025年期間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速度。

 

二是居民資產配置逐步從房地產等實物資產向金融資產轉變。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發佈的《國家資產負債表》中數據顯示,中國居民非金融資產比重逐年下降,金融淨資產占居民總資產的比重從2000年的43.07%上升至2019年的56.53%。

 

深圳金融局表示,未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深化,企業融資管道不斷拓寬,疊加當前“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調,可以預見,我國居民的家庭資產配置將持續從房地產等實物資產向金融資產發生遷徙。隨著居民多元化的金融投資,中國財富管理市場有望承接廣闊的增量資金。

 

三是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上重要位置。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首次明確要求“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政策目標持續推動下,未來財富管理將致力於增加居民各類財產性收入,推動更多低收入人群邁入中等收入行列,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成為助力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