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寧夏西吉縣紀委發佈一則通報《西吉縣什字鄉幹部楊青寶涉嫌嚴重違法接受監察調查》,引發廣泛關注。
原來,涉嫌嚴重違法接受監察調查的楊青寶,出生於1993年6月,是一名“90後”幹部,而且還是一名試用期公務員,去年8月剛剛考公上岸。
仕道君注意到,近年來,不少地方均出現了90後公職人員貪腐案例。一位紀委監委辦案人員說,從他親手查辦和瞭解的一些案例看,一些年輕公職人員貪腐的背後,往往涉及網路賭博、網路遊戲等問題。“他們涉世未深、超前消費、愛慕虛榮的特點比較鮮明”。
近日,電視專題片《零容忍》第5集《永遠在路上》,報導了安徽滁州不動產登記中心聘用人員張雨傑的貪腐案。
2016年到2019年三年多時間裏,張雨傑陸續侵吞公款400多次,總金額達6900多萬元。
和傳統腐敗案件相比,作為95後的張雨傑涉案的財物顯得比較特別,不是房啊車啊的那些,而有許多遊戲設備。
張雨傑花在遊戲上的錢還只是少數,他把大部分贓款,都花在了高端消費上。
他先後為三位女朋友購買了奢華服飾、手錶和首飾等等。
此外,他還和女友到各地旅遊,10萬元/晚的海底套房一住就是4晚(網友考證:可能是三亞的亞特蘭蒂斯波塞冬套房,最高108888一晚)。
更誇張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張雨傑每晚下班從安徽高鐵到上海住豪宅,早上再坐最早一班高鐵回安徽上班,房租3萬8一個月。
2019年,張雨傑打算結婚,便以女友名義購買了一套二手別墅。
買房操作是這樣的:利用職務之便虛開了一套資金託管手續,自己不用交一分錢房款,錢卻從不動產登記中心的資金池裏出去。
人算不如天算,突如其來的疫清揭露了他的罪行。
2020年3月,由於疫清暴發,房產交易全部停止,本來不動產登記中心的資金池是一邊進一邊出,疫清來的時候只出不進,最後銀行帳戶裏空了,卻還有近7000萬元待支付的資金缺口。
經調查,很快就鎖定了張雨傑。
2020年11月,張雨傑被判處無期徒刑。但近7000萬元的貪污款到案發時,幾乎被他揮霍一空,大部分難以追回……
張雨傑案並非個案,近年來,多個90後貪腐案例進入大眾視野。他們普遍職務低,多人在工作一兩年內,就走上了貪腐之路。多人在稅務、社保、財政等資金密集單位工作,任財務、出納等崗位。他們貪腐的背後,往往有滿足玩網路遊戲、進行網路賭博或購買奢侈品的目的。
90後女貪官張藝,25歲落馬,其貪污手法讓人震驚。
“剛上馬,就落馬了。”
張藝在貴州省思南縣社會保障局工作,擔任單位的會計兼出納,參加工作剛剛才一年。她利用職務之便,偷偷篡改了思南縣十餘名民眾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的事實,後來又以這些人參加其他社保為由申請退保,從而騙取了這些社保資金。
庭審時,年輕的張藝泣不成聲,不斷懺悔自己的罪行。最後她說了一句話:“我錯了,希望法官能給我從輕處罰的機會。”
這是什麼意思?你只是錯了?
還有廣西防城港市一個90後出納,涉嫌挪用公款5000餘萬。
2021年1月29日,防城港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審理了原防城港市東灣交通有限公司、廣西東投集團有限公司出納古彥娟涉嫌挪用公款、行賄罪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古彥娟利用職務便利,挪用公款人民幣51359549.75元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經營活動,數額巨大且不退還,並為了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國家工作人員以財物共計人民幣906543.9元。
2018年5月28日,古彥娟向東投公司投案,主動交代了其行賄犯罪事實。
還有廣西鹿寨縣“90後”出納沉溺賭博挪用公款近千萬。
2021年3月,鹿寨縣衛計局出納楊某曦挪用公款900多萬元,被鹿寨縣監察委員會立案查處並予以通報曝光。
楊某曦是一個家庭條件優越的“90後”,也是家中獨子,深受父母寵愛。
2017年9月起,楊某曦利用職務便利及單位管理、會計監督、撥款專案審批等方面存在的漏洞,私自將單位印章和會計個人印章加蓋在轉賬支票上,先後多次將單位公款共計人民幣9846220.70元(其中涉及扶貧資金100餘萬元)私自轉賬至其個人銀行帳戶,用於網路賭博及個人消費。
還有浙江杭州餘杭區市民中心餘杭分中心不動產交易窗口原工作人員田琦浩。他生於1995年,僅在2019年1月到12月之間,就侵吞國家財產達595萬元,用於奢侈消費、購買豪車和網遊充值。
1990年出生的北京市東城區某離退休幹部休養所原出納員王雪,侵吞、騙取公款多達720餘萬元,用於其個人奢侈消費,一件衣服就達6.4萬元,一個包包就超過20萬元。2019年12月,王雪獲刑12年。
90後“小官巨貪”案件主要有哪些特點?
1、普通人,普通崗位,貪污數額巨大。
2、貪污之後,立刻揮霍掉,及時行樂。
90後一代,從懂事起,就處在一個賺快錢主義、消費主義和精緻利益主義流行的年代。父母和社會教會他們比上一代更“成熟”,更渴望快速致富,更懂得利用潛規則。而這個社會,缺乏道德約束機制,更缺乏權力約束機制,無疑很容易讓他們嘗到甜頭,並且深陷進去。他們已經等不及,他們要在青春裏享受一切!
他們之中:
基層幹部占相當比例。隨著國家對基層基礎工作扶持力度不斷加大,基層幹部直接管理和發放的資金量較大,極易滋生嚴重腐敗。
重要崗位權力節點和民生民利領域成發案重災區。這些人員通常掌握資金管理、專案審批等實權,所在崗位處於重要權力節點,以權謀利、中飽私囊的空間很大。同時,發生在新農村建設、惠民補貼、征地拆遷、醫療衛生等民生民利領域的案件占比較大。
涉案人員系統化、群體化現象明顯。“小官巨貪”案件大多伴隨“群蛀”現象,在共同經濟利益鏈條的驅動下,涉案人員相互勾結,利益均沾。有的還把家庭當成了權錢交易場所,間接搞利益輸送掩人耳目,親人、情人等特定關係人成了貪腐利益共同體。
作案手段日趨智能化、隱蔽化。“小官巨貪”涉案人員基層經驗豐富,熟悉相關政策法規,有的涉案人員利用上下資訊不對稱的機會為自己斂財,有的涉案人員利用政策漏洞為自己謀利,僅從表面審查很難發現。一有風吹草動即進行串供、銷毀物證、轉移藏匿財產,導致此類案件查證難、追贓難問題突出。
這些90後新貪,很聰明、很現實,貪了錢就馬上花掉,做美容、買衣服、賭博、打遊戲,並且這些消費不是“投資性”的,花完就無影無蹤,國家追贓都難。
這群在互聯網時代長大,崇尚暴富的新新人類,哪管你是什麼錢,老百姓省吃儉用的買房錢,救命的社保醫療費,甚至喪葬費都敢貪,吃相太難看,貪污起來“不講武德”。
這些貪官污吏小將們,芝麻粒的小官,芝麻粒的權力,一年就能貪污幾百萬,甚至幾千萬,簡直是給我一個支點,就能吞下地球。 年紀輕輕,就熟練地把權力的利益杠杆發揮到最大化,你說可怕不可怕!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