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理財通”打通兩地理財市場“任督二脈”

全球疫情持續,香港與內地已經“封關”超過兩年之久,作為全球金融中心的香港,曾經是最受內地居民歡迎的投資消費目的地,卻因為疫情“封關”導致很多內地居民無法赴港開戶。

不過,隨著去年“跨境理財通”的推出,大灣區居民無需赴港也可以開戶投資香港的理財產品了!

這仿佛是打通了兩地理財市場的“任督二脈”,大灣區內地居民可“南向”實現全球資產配置需求,港澳居民可“北向”分享內地新經濟快遞發展紅利。

以深圳為例,自2021年9月試點落地以來,一直平穩推進。

截至今年6月末,深圳轄區共有24家銀行獲得試點資格,共開立“跨境理財通”相關帳戶12560個,辦理資金跨境匯劃合計4.04億元,雙向投資產品交易額2.37億元,約占大灣區“跨境理財通”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

從深圳試點情況看,主要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業務區域以深港為主;
二是南北向投資者對投資產品偏好略有不同,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存款,北向通投資者較青睞理財產品;
三是試點銀行類型豐富,涵蓋國有、股份、城商、外資等,今年5月,深圳農村商業銀行成為首家參與試點的農商銀行。


在今年7月12日銀保監會新聞發佈會上,深圳銀保監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利星表示:總的來看,“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落地至今,反響良好,拓寬了大灣區資金跨境流通管道,滿足了粵港澳居民靈活配置金融資產的需求,有效促進了大灣區的深度融合發展。


在我們看來:展望未來,春暖花開,一切美好值得期許!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