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遺產配偶有份嗎?

父母去世後遺產應該如何繼承?父母遺產又是否算夫妻共同財產?一般來說,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內,繼承的遺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但如果父母在生前訂立了遺囑,遺囑中聲明遺產只給予夫妻一方的,則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今天的文章就具體給大家講一講這方面的內容。


父母留下遺產是否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1、生前沒有立下遺囑

如果父母在生前沒有立下遺囑的,那麼遺產的分配按照法定繼承的規則進行,子女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父母的遺產。在婚姻存續期間內,子女一方所繼承的遺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條的規定,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繼承的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2、生前訂立遺囑明確財產只歸一方的

如果父母在生前訂立了遺囑,且在遺囑中明確寫明財產只歸屬於夫妻一方的,則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且財產在夫妻離婚的時候也不會參與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

 

放棄繼承權需不需要配偶同意?

一般情況下,如果父母沒有在遺囑中寫明留給夫妻中的一方,則該財產屬夫妻共同財產。但這並不意味著,另一方享有繼承權,因為另一方並不屬於法定的繼承人的範圍之內,只是基於夫妻身份對所繼承到的財產享有的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因此,如果享有繼承權的夫妻一方要想放棄繼承遺產的,不需要經過其配偶的同意。根據我國《民法典》的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應當以書面形式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


溫律說法:

一般情況下,如果夫妻雙方婚前或婚後未對夫妻共同財產作出過特別約定,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內,夫妻一方繼承的遺產則屬於夫妻共有財產,但如果父母立有遺囑,且遺囑中明確明確遺產只歸一方的情況,則不能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免責聲明:本平臺不保證所提供資訊的精確性和完整性,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和參考,對任何人使用本資訊所引發的任何直接或間接損失均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我們旨在傳播美好。

本平臺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若平臺發佈的內容涉及侵權或來源標記有誤,煩請告知,我們將根據要求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